2008年11月25日 00:00:53 来源:新华网
许博渊
突然发现,我国各级领导人的姿态越来越低了。其中一个表现是对他们下基层这种行为的提法。最早一直说“视察”,如 “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而如今国家领导人下基层已经改为“考察”,最近又听到“调研”的说法。视察、考察、调研,姿态一个比一个低,而调研的姿态最低,简直有学习的意味了。
从用词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进步。我们的领导人正越来越融入人民群众之中,越来越平民化,已经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气概,更没有了神的光环,也就没有了“金口玉言”、“一句顶一万句”的王气了。同时也说明,我们的社会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现代化。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与封建等级制和宗法制切断联系,不理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儒家说教而提倡平等,最有代表性的是“人人生而平等”。所谓人人平等不是说你住物质享受上的平等,而是权利的平等,还有人格的平等。领导人不管地位多高,都不能把自己当作人民的主人而趾高气扬,颐指气使。要放低姿态,把自己切实当作人民中的一员,尊重普通百姓的权利和尊严。
必须引起警惕的是名实不相符。虽然中央领导已经作出了表率,如指挥救灾时甘冒危险且生活俭朴,但还是有一些领导干部嘴上说是公仆,态度却像老爷;报道说的是调研,实际却是游玩吃喝。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连一些街道办事处主任或村委会主任一类的角色也牛皮哄哄架子蛮大的,市长省长就更加八面威风了。这也不奇怪,五千年积习不可能一朝荡净,要有一个过程。为了加速这个过程,一方面必须加强教育,严肃纪律,另一方面必须增加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媒体也有一份责任,不要吹喇叭抬轿子,比如说某领导到基层“指导工作”。许多工作具有专业性,做领导的不可能什么都懂,指导什么?这是心中只有领导而没有群众。媒体要多多宣传现代文化,不要宣传那些发了霉的腐朽观念。
尽管存在着名不副实的隐患或现象,但不能抹煞由视察到考察到调研的转变的现实意义。名正了,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种种等级观念就失去了合法性,只能暗地里活动,如同老鼠一样。老鼠过街,人人得而诛之,而不再是庙里的佛陀、菩萨,抬到街上,人人都要顶礼膜拜了。这就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