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5日 10:50:07 来源:东方网
据本报记者昨日对国家发改委周边宾馆的探访,11月以来的确大都处于日日客满状态。此外,国家发改委对面的复印店也生意火红,截至下午6时,依然有人拿着厚厚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前来复印。(2008年11月14日《新京报》)
对此现状,国家发改委新闻处处长文步高表示 ,自新增投资计划公布之后,从全国各地前来争取项目的人员的确有所增加,“但是发改委门前一直有很多这样的人,所以也不能说是暴增”。他还表示,由于时间紧迫,现在对于项目的批复将“特事特办”以加快审批速度,“但是基本的程序绝对不会放松”。
也就是说,审批程序“特事特办”也不会降低审批要求,至于发改委附近的酒店、餐馆均爆满,并不能说是暴增,只能说比以前多了。
尽管不是像国家发改委新闻处处长说的那么轻松,但是对于发改委附近的酒店、餐馆爆满,跑项目,挤爆部委办,还是看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从各地区人员纷纷跑北京,到国家发改委要项目这一积极性看,是个好现象。说明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政策的调整适合国情,顺乎民意,有利于抵御金融危机给我们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人们看到了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不充分利用好这个政策,将会失去很多。
其次,从各地去跑项目的劲头看,其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了,只有掌握主动,赢得商机,就能给本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再次,也给发改委提个醒,只有严格按照审批要求,加快审批程序,就能减少跑项目,挤爆部委办的现象,就能让地方减少跑北京的次数,以节省时间、集中精力,抓好扩大内需十项实施措施的落实。
在笔者看来,如果将各地被审批的项目,通过网上发布或者通过内部文件的形式安民告示,让各地区知道哪些项目是属于本地区的,哪些项目需要急办的,那么这样会不会减少跑项目,发改委门庭若市的现状呢?
对于国家将要拿出4万亿投入到扩大内需建设与发展上,其所投资的项目,国家有关部门或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或通过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向社会发布,以接受社会的监督,说明政策是透明的,政府的工作是务实的,是对人民负责的。跑项目人多无关大局,关键是要在“快、重、准、实”上下功夫!(沈宏胜)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