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2日 00:00:46 来源:新华网
陈一舟
一边是国家至地方为刺激经济大举推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边是“18亿亩耕地红线”,为及早应对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两者可能出现 的矛盾,国土资源部拟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力推“先补后占”政策,并抓紧制定国家和省级补充耕地计划,谋划一批大型土地整理项目。(据11月11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扩大内需迫在眉睫,这是我国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但18亿亩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强化耕地保护的政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逐步下降,各类建设大量圈占土地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土地农转非的速度仍然过快,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仍然过大,耕地保护的利益补偿等长效机制还不健全,违规违法占地现象依然严重。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可以生存的资源。
其实,扩大内需与“守住红线”并不矛盾。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不一定要以大幅占用耕地为代价,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扩大内需。那些高资源消耗和高污染的行业,譬如焦化行业,占地多、污染大,还是要严格控制,不能因为“扩大内需”就放松了监管和审批。事实上,前几年,正是因为监管的“松动”,国内大小焦化厂才蜂拥出现,既污染环境又浪费消耗了大量宝贵的耕地。另一方面,当前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土地的浪费和闲置现象都比较突出,如果加强规划统筹和政策引导,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占用现有耕地的前提下,优先开发未利用地和废弃地,也能达到“投资建设”增强内需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国家严格土地政策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还是打着经济发展的旗号违规占用耕地。由此,我们就不能不担忧,如今有了“扩大内需”的尚方宝剑,违规占用耕地现象会不会更加严重?这绝非杞人忧天。
今人的需求和今人的发展,如果以损害后人的利益为代价,就注定是饮鸩止渴。令人欣慰的是,国土部门已经看到了这一“苗头”,提前开始谋划更细致、更到位的监管策略来应对即将到来的用地高潮。保护耕地,守土有责,不仅仅只是国土部门的责任,越是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有关部门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现有耕地在此轮刺激经济过程中进一步被蚕食。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