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0日 08:21:16 来源:新华网吉林频道
记者 王昊飞
深秋渐去,北方城市特有的冬季全民健身运动即将开启大幕,然而在体育民生取得突出成绩的吉林省长春市,一度向市民免费开放的重要户外健身场所——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如今已不再设免费开放日,着实令人遗憾。事实上,目前国内许多曾推出类似优惠的公园也在考虑不再提供“免费午餐”——盈利与否已不是理由,关键是它们承受不起鱼贯而入的践踏狼藉。

2005年10月5日,一些游人在福州西湖公园的草地上打牌。从2005年10月1日起,福建福州市中心一座古典园林――西湖公园免费向市民和游人开放,为人们在长假期间的游乐休闲提供了一个环境幽雅的好去处。然而,一些游客乱丢垃圾、践踏草地、攀折花木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使这个环境优美的园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福州西湖公园内一处路面上垃圾满地(2005年10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免费开放时: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
“净月潭是长春人民历时70年建设起来的,长春老百姓有权利享受这片绿色,所以我提出了免费开放日的建议。免费开放活动得到了社会的支持的响应,但也带来了安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长春市市长崔杰近日接受采访时对净月潭免费开放活动语重心长地评价。
今年7月15日,净月潭实行了首个免费开放日,共有7万多涌入园中。令300余名负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始料不及的是,现场的失控状况根本无法控制:许多游人将三叶草踩得七零八落、将临岸荷花揪得体无完肤、在草地上搭帐篷野餐、将食品垃圾和烟蒂丢得俯拾皆是、在潭中野浴……当工作人员制止时,得到的回复是“你管得着吗?!”

游客丢弃在福州西湖公园一处花坛内的垃圾(2005年10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首个开放日,令净月潭“元气大伤”,也令今后每月15日免费开放的计划“作古”。事实上,有此遭遇的远不止长春净月潭。日前,有网友给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留言,直斥今年十一黄金周免费开放后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已不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举办时的风采:
“凡是在免费开放后去过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人都知道,那里已经污染严重。在中轴路的入口处,无照商贩可以卖烤串儿、烤白薯等食物,到处是被油渍和垃圾污染的难以复原的麻条石;无照商贩在公园区的主要通道口贩卖伪劣商品而无人管理;晚间,社会机动车辆可以任意拖开隔离栏杆进入中心公园……”
兰州的雁滩公园、原儿童公园、西固公园等三大城市公园目前已连续免费开放三年,尽管公园内“客似云来”,但工作人员近日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仍表示,除了乱扔垃圾和随地便溺等现象外,游人将灯箱内的灯管偷走、将电缆剪断、将小树折断、在雕塑上攀登刻画等早已不是新鲜事。
正如那样唱的那句“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一样,除上述三地外,合肥逍遥津公园、青岛中山公园、大连星海湾公园、太原迎泽公园、福州温泉公园等均不同程度地遭遇过类似的“黑手”和践踏。
公民素质切断了“免费午餐”之源

2005年10月5日,在福州西湖公园内,一位小朋友爬上花坛照相。 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福州西湖公园一花坛里的菊花已被游人踩踏得面目全非(2005年10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公园,顾名思义,是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玩、观赏、娱乐、休憩的自然或人文风景区。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公园免费为公众开放实为大势所趋。北京市朝阳区区长程连元就曾表示:“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得到了全市乃至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赛后仍回报全市及全国人民,不收票是最公平的做法。”
长春税务学院经济信息学院国际经济系教师秦喜亮认为,从国家角度来讲,公园等一些公共设施都属于非商业场所,其建造使用的都是财政经费,即使用纳税人上缴的相关税费。所以,其根本目的就是在基本保证维持公园正常开支的情况下,使广大公民和纳税人充分享公用资源。
在发达国家,公园免费开放早已成为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国,几乎所有公园都是一年四季免费开放;在美国,中央公园、街心公园亦大多免费开放,有许多甚至都不设围墙;在寸土寸金的日本,自然景观公园同样是免费向游人开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免费公园并未遭受频繁的“切肤之痛”。

2005年10月5日,一名游客在福州西湖公园内为了拍照片,不顾安全攀爬石雕景观。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秦喜亮称,如今许多公园都加大了免费力度,意在令更多市民享受资源、改善精神生活,但他们也猝不及防地遭遇了公园环境清洁难度骤升、设施被破坏、旅游资源被缩短等棘手问题,令公园方面的压力骤然增大,使得包括长春净月潭在内的许多公园不得不停止“免费午餐”。归根结底,是公民素质切断了“免费午餐”之源。
采访中,很多人认为公园免费开放遭遇的现象不过是一个缩影,它更多的是折射出了公民素质。长春工业大学研究生王俊林表示:“不只是在免费开放的公园,种在公共花坛的花被随意采摘、公共汽车上的座位套被当成擦手或擦鞋的抹布、街边广告牌贴满‘办证’膏药等现象在生活中太普遍了,很多人为了蝇头小利或者满足未进化的本能破坏欲而恣意破坏公共财产,这些都是影响健康公民素质的‘毒素’。”
公民素质提高才会令公共资源良性循环

2008年1月1日,福州市又一大型公园――左海公园免费向市民和游人开放。然而,一些游人却随地扔果皮、纸屑、塑料袋等垃圾和践踏花草,不文明的行为与美丽的公园极不和谐。 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为了弥补取消免费开放日的决定,长春净月潭目前已开始实行新的惠民政策,譬如:长春市民在非森林防火期可凭有效身份证件半价入园;残疾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现役军人、道德模范凭证全年免费入园;劳动节,市级以上劳模凭证件免费入园;儿童节,14周岁以下少年儿童免费入园,等等。
长春市市长崔杰对此评价:“要用制度来管人、约束人,也只有抓好法治和制度建设,净月潭的保护才能获得根本性的保证。文化建设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要通过文化建设,让大家都来关心、爱护净月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净月潭的重要意义,进而形成一种文化上的自觉。从制度和文化两个层面入手,形成长效的机制。”
秦喜亮也强调:“不管国家加大多少财政投入力度,如果市民、游客的素质不提高,政府拿出再多的钱来处理游客践踏后的清洁、设维修费用,都是扬汤止沸,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像净月潭在取消免费开放日而有针对性地实行新的惠民政策,既保证了一定惠民待遇,又在一定程度防止了游客随意践踏公共资源的现象发生,实为明智之举。”

2006年,北京部分公园免费后游客不文明现象骤增。图为游人躺在石凳上睡午觉。

2006年,北京部分公园免费后游客不文明现象骤增。图为游人躺在石凳上睡午觉。

2006年,北京部分公园免费后游客不文明现象骤增。图为麋鹿苑内有人正在追逐小鹿。
“提高我国公民道德素质当务之急,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公民强调保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漆思指出,在国外,损害公共资源、公共利益的行为是要受到相应处罚的,但我国目前在对公民约束方面缺乏有效机制。因此,国家应对践踏公共资源的现象出台有针对性的惩戒规定,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这样才有利于长效约束,提高公民维护公共财产的自觉性。
“只有公民素质提高了,才能不为公共机构增加额外成本,”秦喜亮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和媒体能够加大呼吁公民共建的力度,使其能够自觉提高文明意识,自觉爱护和保护各项设施,为创建和谐社会而在公共场所自觉履行义务,使公共资源良性循环,产生政府和公民双赢的有利局面。”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