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7 18:09:43
简要内容:关于法定退休年龄将要延迟到65岁的说法在网络上传得正火,正方和反方的激辩也接近白热化的程度。
关于法定退休年龄将要延迟到65岁的说法在网络上传得正火,正方和反方的激辩也接近白热化的程度。
为什么要延长退休年龄呢?根本原因还是一个钱字。早就有专家说,每年养老金的缺口极为巨大,“2000年我国养老金‘空账’还仅仅为360多亿元,到了2005年底,‘空账’已经达到8000亿元。”因此“建议推迟退休年龄”的说法一度盛行。现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再次提了出来,想必不是空穴来风。官员坦承,由于未形成养老保险转制成本支付机制,导致企业社会保险费率过高,养老保险金缺口巨大。所以,“在2030年前,我国职工的退休年龄将延迟到65岁”就成为一个解决资金困难的“金点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着眼点显然在于养老金的“收支平衡”。这是典型的生意思维。做生意就要如此做,否则,赔本的生意谁愿意干?
以一个进入企业的大学毕业生为例,毕业年龄一般在22岁至24岁,如果干到65岁退休,则要缴纳养老费40多年。按照平均年龄72岁计算,65岁退休后只拿7年的退休金就要“洗白”,主管养老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肯定是要赚钱的。这笔生意做得。划得来。真是生财有道。他们咋就那么会算计呢?就不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专家算没算出需要多少代人才能补上8000亿元缺口这么大的窟窿?还有,人均寿命是与日俱增的,假如再过几年,中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不再是72岁,而是82岁,养老金岂不又是一个大窟窿?到时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又想什么招呢?难道再次推迟退休年龄,直到推迟到82岁退休为止?让他们今天退休,明天就寿终正寝,缴纳60余年的养老费,却一年养老金都不领就直接到马克思那里报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赚得就更多了。
只可惜养老金不是做生意。党和国家从来没有打算做这笔生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岂能如此自作主张?
如果不是做生意,那我就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两个建议:第一,在目前想适当补上养老金的“空档”,不要光在企业人员身上挤油。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员,也应该纳入养老金统筹体系,让他们每个月也按工资的8%缴纳养老费,多少会管点用的。缺口肯定会补上不少的。第二,养老金是一笔历史欠账,新中国成立几十年里没有为企业职工预留下这笔钱,那就赶快报告人大常委会,每年从GDP增量中拨一部分过来补这个历史的窟窿。这比在企业职工身上榨油要人道得多,也公平得多。也管用得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官员不妨考虑一下。(田嘉力)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