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为何给姚明当"粉丝"
2008-11-08

2008年11月08日 08:53:10  来源:现代快报

   11月6日,香港大学公布,将向克林顿、何大一、姚明颁发名誉博士学位。

    很多不满者其实都很清楚,这只不过是一种褒奖,无涉学术水平——港大也说得非常明白:是为表彰他对运动及推动国际社会对艾滋病的关注所作出的贡献。真正令他们看不顺眼的,是该埋头做学问的 港大不务正业。

    对于这样的忧心忡忡,我能理解。的确,港大给姚明颁发名誉博士学位,与求真问学的“主营业务”基本无关,倒有些像追星族或名人跟班,难免攀龙附凤、哗众取宠之嫌。但在立场上,我支持港大,因为如此“旁门左道”表达了港大的一种态度:尊重那些造福于社会的人。

    如果我们承认,滚滚红尘间,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是做人的底线,那么我们就不会否认,“利于他人即造福于社会”应成为做人的追求——这当中,做得好的人无疑是榜样,当他们的粉丝,实际是认同善良、积极的人生观,对己对人都有益无害。

    港大授予姚明名誉博士学位的举动,等于宣告港大是姚明的粉丝,不是在于他的帅气、球技,而是在于他的社会贡献。其实,向造福于社会的佼佼者颁发名誉博士学位,崇尚人人努力为社会作贡献的价值取向,在港大是传统,在世界是惯例,在我国现行《学位条例》中也规定可授予“国内外卓越的学者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名誉博士学位。

    正如是姚明的粉丝那样,港大也是克林顿、何大一的粉丝,而回望历史,港大还是曾荫权、吴敬琏、陈竺、钱正英、金庸、德兰修女、曼德拉、李光耀等造福于社会的杰出人物的粉丝。这样当粉丝,虽与“主营业务”关系不大,却高度吻合“树人”终极目标。

    谁要给姚明授“官”授“教授”,我会很反感,但港大给姚明戴名誉博士帽,我看没啥不好。(祝俊初)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