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动辄给官员扣上作秀帽子
2008-11-06

2008年11月06日 00:00:40  来源:新华网

    郭松民 

    “我是新任周口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正超……我会经常浏览各位网友的帖子,时刻关注大家的反映,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10月30日,《致广大网友的一封信》出现在中华龙都网的龙都论坛上 。网友对新任纪委书记的网上反腐表态一片叫好,但也有网友认为他是在作秀(11月5日《新京报》)。

    “作秀”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一个词,是英语make a show 的“硬译”。一般来说,“作秀”有三种解释:一是表演、演出;二是展览和宣传活动;三是弄虚作假,装样子骗人。在这里,“作秀”是一个贬义词,含有夸大其词和作表面文章的意思,其主要特点在于把本来不是那么回事的事,偏要煞有介事地装成就是那么回事。

    那么,杨正超在网上征集情况,向网友表态、打招呼之举,是不是在“作秀”呢?我觉得下这样的结论还为时尚早,甚至有些苛刻,理由有三:

    一是从报道中披露的情况看,杨正超10月14日才刚刚到任,“对于周口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现在是熟悉情况阶段”。杨正超选择了把互联网作为自己“熟悉情况”的重要渠道,这显然不应该被简单地说成是一种“秀”,而只能说是一种非常务实的做法。因为相对于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网上的信息要丰富、鲜活、全面得多,而且也往往更接近真相。如果在网上征集情况是作秀,难道在办公室听汇报倒是务实之举?

    二是反腐只有动员广大群众的充分参与才能够成功,单靠官员和专门机构反腐,很难取得预期效果,这一点已经为多年的反腐实践所证实。作为新任纪委书记的杨正超,在互联网上亮相,并发表《致广大网友的一封信》,实际上可以被视为他在动员广大群众,通过互联网这样一个最为方便快捷的渠道,积极参与到反腐斗争中来,而非作秀。

    三是杨正超此举,等于主动把自己置于舆论焦点之上,客观上也就使自己处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中,这是一种自我施加压力的举动,对他做好反腐工作是有利的。比如杨正超为了证明自己并非作秀,那他就不能仅仅止步于网上征集情况,而应该尽快拿出反腐的“实绩”来——如果一定要说这是一种作秀,那么我们也应该为这种“秀”叫好。

    客观地说,当官员们就某项工作进行的表态的时候,“网友—公众”对其动机抱有一定程度的质疑,应该是有益的,因为这种质疑会转化成一种压力,促使官员采取有效的实际行动。但这种质疑也应该是有理、有度的,而不能“逢官必反”,甚至不管官员说什么、做什么,都一概予以否定。在我看来,这种态度只是一种情绪宣泄,加剧官民对立,对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并无益处。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