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猪贱伤农”时
2008-11-04
2008年11月04日 00:00:14  来源:新华网

农民养殖的生猪 图片来源:新华网

    景志强 

    “五块七一斤”,河北省滦南县柏各庄的养猪大户念叨着刚才猪贩子的报价对记者说,“照这个价,我的300多头猪,每头要亏200块呢!”年初猪价还在疯涨,而从5月份开始,生猪收购价只用了5个月就跌破6元一斤。受去年以来生猪价格上升过快影响,各地生猪存栏和出栏数增加,导致供大于求。一些养殖户预备减少生猪存栏,并有了杀掉母猪的念头。(11月3日南方网)

    2007年猪肉价格飞涨,拉动了物价指数的上涨,面对市场上肉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国家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扶持鼓励力度。就在人们对国家的优惠政策表示欢迎之时,也产生了对国家政策性鼓励所隐藏的“明年会不会出现‘猪贱伤农’”的担扰。眼下生猪出栏价格由年初的8元多一斤跌破6元一斤,“猪贱伤农”的境况就在眼前。

    当市场价格和政府鼓励左右了农民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时,在政策引导和利益冲动下,发展生猪养殖的无序与盲目将不可避免。由于生猪生产周期相对较短,从母猪受孕到生猪出栏,最快的只需120天时间。2007年下半年加大的母猪存栏量催促了仔猪量成几何数的倍增,放量增加之后,导致了肉猪周期性的大量涌市,而肉猪涌市的直接后果,就是生猪收购价的下跌。从现在的生猪收购价来看,正是这种生猪市场供应的增加,让农民饲养生猪的收益下降,进而产生“猪贱伤农”的情况。

    根据以往的经验,当生猪市场供应价出现高涨,影响到居民生活和物价总水平时,政府就会以政策性优惠来引导农民发展生猪生产;而当生猪收购价格出现回落,市场上供大于求时,政府则很少以保护价的形式来保护农民的养猪收益。这是因为居民对肉价上涨感受的传导,能够迅速由市场传达到决策层,而农民养猪不赚钱甚至亏本的信息传导相对较弱。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对称,加上政府对城乡居民的政策性偏差,使得农民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这也是生猪生产波动性较大的症结所在。

    眼下,市场上生猪供过于求,如果我们不能在保护农民养猪积极性上采取“两头兼顾”的方法,即在市场猪价上涨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多养猪、快养猪,以满足市场需求,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在市场猪价下跌时帮助农民,把养猪的损失降到最低点,那么“猪贱伤农”将不可避免。而农民在遭受损失和伤害的同时,市场供应也将随着生猪存栏量的下降,再次出现猪肉价格的上涨。如此恶性循环,受到损失和伤害的除了农民之外,城镇居民也将受到波及。因此,当务之急是政府适时推出生猪收购保护价格,以稳定生猪市场,保护农民养猪积极性。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