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打孔 休息权PK隐私权
2008-11-01
2008-10-29 10:31:42  时代商报

  ◎刘长锋

  近日,四川南充一中的女生宿舍房门上统一被学校开了一个观察孔,通过该孔可以对寝室一览无余。一些女生因此感到不满,认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但是学校方面称是为了更好地加强管理。(《华西都市报》10月27日消息)

  校方打着保护学生休息权和学习权的旗号,统一在女生宿舍门上打个观察孔,以便于监控和管理。从表面上看来,这个说法似乎也入情入理、无懈可击,毕竟学校之所以为学校而不是别的场所,让孩子休息好才能保证有好的学习质量。但如果我们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去审视,其实不难发现这个冠冕堂皇的说法,其实不过是一个相当荒唐的游戏而已。从表面看来,宿舍门上打了观察孔,可以有效杜绝少数人不按时休息,在宿舍打闹玩乐,以至于影响他人休息的现象。但学校显然没有考虑到的是,对于大多数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女孩子而言,这个使她们的隐私很容易被别人一览无余的观察孔,更容易给她们造成惧怕、不安的心理阴影,这显然比个别人的打闹玩乐影响更大。你的一举一动,甚至包括在床上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中,不说是这些花季中的女孩子,我想就是其他人,只怕也睡不安稳。睡觉惴惴不安,生怕一不小心被别人整出几张“艳照”来,第二天的学习该如何保障。

  再说到具体的权利问题。学校保护学生的休息权,这个基本出发点显然本身并没有错。但问题的关键是,能否以牺牲一种权利而去捍卫另外一种权利?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探讨。学习权、休息权,显然需要保护,但同样,作为个人基本权利之一的隐私权,也不容粗暴干涉和肆意剥夺。未经学生同意,强制在门上打观察孔,不难有侵犯学生隐私权的嫌疑。从法理上讲,隐私权与休息权并无二致,但从社会伦理与道德的角度审视,从个人的感受而言,隐私权也许要比休息权更重要。当然,休息权不是不需要保护,但保护休息权却绝不能以牺牲隐私权为代价。

  教育管理需要科学化,也更需要人性化。在我们看来,该校的做法非但不科学,而且毫无人性化可言。学校为了加强管理,确保大多数学生的正常休息和学习,本身出发点没错,但其做法却似乎有点离题万里,荒唐至极。要彻底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只怕仍要从管理制度上去考虑,从教育方式方法上去寻找答案。学生之所以为学生,就因为其是受教育者。通过教育使其自觉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的权利,这才是正道。而强制性“一锅煮”的管制办法,也许在管教所有效,但绝不能用在学生身上。

来源:辽宁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