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掴阎崇年者:阎崇年有的观点反人类
2008-10-25



掌掴阎崇年者:阎崇年有的观点反人类

cyol.net 2008-10-21

 

  10月5日,清史专家阎崇年在无锡签售时遭遇一年轻男子掌掴事件曾引起舆论界一片哗然。昨日,掌掴阎崇年的青年男子结束拘留后,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采访中他不但曝光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更透露去年就试图与阎崇年进行学术交流。对于自己因掌掴而被拘留,他承认是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代价,他称,期待一种真正平等的学术交流。
  自曝
  从事服装行业而非历史研究

  掌掴事件发生后,该男子就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其人其事也一直未在媒体曝光。昨日下午,获悉打人者已结束拘留,记者拨通了打人者的弟弟、网名“小乌鸦”的电话。“小乌鸦”告诉记者,哥哥刚回来,比较累需要休息。过了半个小时,记者再拨打过去,接电话男子声音十分清脆,他坦然承认自己就是掌掴阎崇年的人。“我的网名叫‘大汉之风’,我姓黄,1979年出生在安徽,现在在上海工作,从事服装行业。”由于黄姓男子是因为历史学观点不合而掌掴阎崇年,不少人猜测他应该是一位对历史研究颇深的人。但黄先生却在电话里连声否认:“我不是学历史专业的,也谈不上对清史有多么深刻的研究,我只是对历史知识很有兴趣。”对于在无锡掌掴阎崇年的举动,黄先生表示,自己当时并不是专门为了阎崇年而去无锡的,国庆期间他去无锡办事,刚好听说阎崇年在无锡签售,于是就跑去了,“这一切都是很偶然的巧合,没有什么事先安排”。

  拘留

  掌掴的代价,我认对于掌掴阎崇年的原因,黄先生否认是情绪冲动而为,“我不是性格冲动的人,相反,我的性格很冷静”。黄先生称,他用如此激烈的举动是想引起外界注意,“为什么会有人去打阎崇年,他究竟说了些什么会引得别人去打他?”据悉,黄先生对阎崇年提出的“削发易服是促进民族融合、否认大屠杀”等观点极为不赞同,并称其为“反人类的荒谬说法”。

  面对外界对打人者掌掴老者举动的反对,黄先生告诉记者:“我很相信一句话,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付出代价。”当记者追问他被拘留15天,是否就是为掌掴付出的代价,黄先生在电话里不好意思地笑了。对于这个15天拘留的处罚认不认?黄先生肯定地表示,他认了。黄先生称,自己在拘留所里这15天其实心情平静,“我也没有想太多东西,就是想怎么把这15天过完”。

  回顾
  去年曾向阎崇年提问无果

  采访中黄先生还提到,无锡并不是他第一次和阎崇年见面,“去年5月,我就在上海见过阎崇年”。黄先生透露,去年5月,阎崇年在上海浦东图书馆进行讲座,他当时作为观众参加。讲座结束后,有观众的自由提问时间,黄先生站起来向阎崇年提了三个问题,三个问题都是针对阎崇年观点的质疑和反驳。“让我气愤的是,阎崇年对我的提问采取了回避和转移的方式,让我十分不能接受。”

  黄先生称,阎崇年对外表示,要和他进行学术争论,要有三个条件,“一是清史专业,二是在清史研究领域上有学术专著,三是必须有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经历”。“阎崇年的这三个条件让我十分愤怒,我觉得这是精英话语权和草根话语权的严重不对等,我的掌掴就是这种不对等的结果”。

  未来
  期待真正平等学术交流

  据悉,遭遇掌掴事件后,阎崇年在第八届北京图书节亮相时,组委会出动了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为其护驾。而阎崇年在谈及这次事件时也表示他与这个肇事者素不相识,甚至连言语争辩也没有,不能说是学术争论。无锡之行的意外遭遇让阎崇年心情沉重,他自言身体和精神因此受到伤害,对于打人者,阎崇年表示:“一个年轻人,如果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处理可轻可重的时候,还是从轻处理吧。”

  对于未来的打算,黄先生称自己并没有想那么多。谈及是否愿意和阎崇年进行心平气和的学术交流,黄先生表示同意,但他同时强调:“这样的交流应该是对等的,是真正平等的。” (记者 胡晓)

来源:《华西都市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