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公益活动不能心存杂念
中国南昌新闻网 2008-10-23
眼下,社会上各类以公益为主题的征集或评选活动层出不穷,有些活动不仅有企业参与其中,更有明星助阵,加上媒体宣传炒作,搞的轰轰烈烈,好不热闹。然而,细一看,发现不对劲。因为其中有些活动虽然冠以公益或者慈善的名号,可宣传的主体乃至受益的对象却是企业和明星。荧屏报刊上,看到的多是企业老板慷慨陈词与明星的爱心自诩,以及受资助对象一番不得不为之的感激涕零致谢辞,实质则是企业以此向政府要政策、明星以此作为炒作噱头提高身价,实际资助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前不久,某医院邀请媒体去采访在这家医院免费接受治疗的地震灾区的几名儿童。然而,当抵达医院后,院方表示采访必须按照程序来,所谓的“程序”,其实不过是要求媒体首先传阅散发的医院广告材料,其后则是数位领导冗长的介绍和讲话。而作为媒体所关注的灾区孩子的采访,却在短短时间内便以治疗为由草草结束。这种主次颠倒,借助弱势群体炒作自身的行为,显然不是真正的行善积德。
毫无疑问,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扶贫济弱,开展公益救助活动,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社会生存体系中强者对弱者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一定程度上,借助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推广自身品牌,树立企业或者明星的爱心形象无可厚非,但一定要主次分明,决不能仅仅把公益当作一块炒作的招牌,打起弱势群体的歪主意。
最近,有一项公益活动令人耳目一新。这就是由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主办的“我与祖国共奋进”青春梦想征集活动。其主题为“为青春喝彩,助梦想成真”。这次活动分为“寻找青春梦想”、展示“青春梦想”和支持“青春梦想”3个阶段。确定的30名青春梦想终评候选人,都是各行各业基层和一线平凡岗位上的18至35周岁青年,许多是来自西部地区和艰苦岗位的青年,他们的梦想具有公益性、创新性和可实施性,而且他们正为实现其梦想已经付出或正在付出不懈的努力,奋斗事迹感人。他们最终将得到的支持包括资金援助、学习培训、专业训练、实践锻炼、信息资料、器材设备、技术解决方案等。
与一些草台班子的组委会或企业组织的公益慈善活动相比,由团中央组织的这一活动更有权威性和号召力,想必找些企业协办或者邀请些大牌明星来助阵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从该项活动评选伊始,就不曾有什么明星来助阵,也没见什么企业大张旗鼓地借此宣传推广自身形象,倒是见组织者在规则制定和评审制度建设上颇为完善,看得出活动组织者想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公正性和广泛参与性。许许多多青少年能真正借助这次活动的开展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进而摆脱困境,一步步接近人生梦想的舞台。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该项活动对于社会上各类公益主题活动有借鉴意义,更值得那些借公益救助为噱头炒作自身的人士好好反思。(刘军)
来源: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