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全市3196名城管人员纳入行政执法编制,全部实行公务员管理。对此不少人质疑,广州一夜之间增加三千多公务员,这些编制从哪来,能否从此改变“打手”形象,真正做到文明执法?(10月20日《新华网》)
“考霸”一词,想必很多人都知道。
所谓“考霸”,指的是一些大学毕业生、研究生,为了进入公务员队伍,辗转于全国各地,参加公务员考试。但是,却始终没有能够进入公务员行列,要么止步于笔试,要么止步于面试,要么止步于政审。反正,总有一个环节可以将他们挡在公务员队伍的大门之外。
按理,论学历、论文化、论学识、论综合素质、论今后的发展前途,这些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应当比现行城管队伍中的绝大多数都强。然而,这些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却偏偏没有为社会、为群众广泛诟病的城管人员的“运气”好。
可不,广州市3196名城管人员,仅仅因为单位换了一个名称,他们也就换了“马甲”,一个个披上了公务员的外衣,进入了公务员队伍,让那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为之震惊,让那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尚没有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为之愤怒,让那些正在努力争取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为之迷茫。
对城管如此方便地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做法,感到震惊、愤怒、迷茫的又何止是那些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员。我们的许多教师、工人,虽然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几十年,口碑好、贡献大,却还戴着“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临时工”、“合同工”的帽子,不仅每月挣不了几个钱,而且随时都有下岗的可能。
但是,没有多少口碑的城管工作人员,却能眨眼间换了“马甲”,成了公务员,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公务员是说当就当、公务员队伍是说进就进吗?城管真的有必要如此急地换“马甲”吗?城管真的只有进入公务员队伍才能改变形象吗?
有网友认为,一些城管工作人员不是公务员都无法无天,成了公务员岂不更加无法无天了?这话虽然有点偏激。但是,地方政府如此偏爱城管,如此地制造社会新的不公平,也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我们说,即便地方政府有意将城管纳入公务员队伍管理,也应当遵守公务员管理法,遵循公务员进出的游戏规则,而不是用行政手段取代国家的法律法规,用行政权力代替国家的政策规定。
既然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它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那么,城管成公务员也必须经过这样的程序,否则,对其他有意报考公务员的人是不公平的。尽管此前进行过所谓的公务员过渡考试,但是,谁都知道,此类考试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对城管来说,关键并不在于具备什么样的身份,而在于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什么样的服务、什么样的形象。按照目前城管队伍的基本素质、外在形象和服务水平,纵然程序上完全具备转任公务员的条件,也应当缓一缓、等一等,待城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提高以及外在形象改变后再考虑“转正”的问题。否则,弊多利少。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