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僧的和平观――访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
2008-10-21


中国高僧的和平观――访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

 2008-10-20 01:24:15         华夏经纬网

  中新社马尼拉十月十九日电 题:中国高僧的和平观

  ――专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

  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我们应该让宗教成为构建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的力量,而不应该让宗教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动乱的根源。”“我们应该让宗教的冲突一去不复返。”“我们应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用和而不同的思想弥合文明对抗造成的创伤。”

  正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洲宗教和平会议第七届大会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向记者阐述了他的“和平观”。

  采访学诚法师的时候,他正在互联网上浏览新闻。时刻关注世界的变化,已经成为法师修行的重要方式。

  在学诚法师为大会撰写的讲稿中,他从生态危机、贫富分化、强权政治、金融危机讲到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历数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

  “面对人类现实,我们不禁心痛不已。”他说,当今世界仍然存在不和平的现象,煽动种族仇杀、宗教冲突,鼓吹文化歧视、文明对立、挑起民族纷争、国家分裂、意识形态对抗,这些言行都是对宗教智慧的背弃,都背离了宗教的伟大教导。

  学诚法师说,和平是一个人类永恒追求的问题,但和平是需要人人努力的。世界各大宗教应从人类的共同福祉出发,远离狭隘和偏见,相互理解和沟通,彼此欣赏和宽容,让各宗教之间、宗教徒之间的和谐、和平成为人类群体之间、个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典范。

  学诚修行之深、智慧之广令记者叹服。纵观世界宗教之后,他认为,中国宗教之和睦、和谐给亚洲和世界宗教界树立了榜样。

  “中国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我们都以和平作为主题和追求的目标,五大宗教和睦相处,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和冲突,这在其他国家是很难做到的。”

  学诚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宗教,首先都提倡、弘扬‘和’的思想,和而不同。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点特别重要。“冷战时期,东西方存在着对立,现在,西方又有人鼓吹东西方文明的对抗,在这样一个新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宗教可以发掘‘和’的精神,弥合因为文明对抗而造成的创伤。”

  为了达致这样的目标,学诚每年出席的宗教交流会议、论坛不计其数,每一次都积极传播“和”的精神。

  学诚认为:“这些交往能够让各个宗教的信徒们、各个宗教的宗教领袖,在对待时代的新的问题方面,对待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方面,有更多的共识,能够减少因为对人类休戚相关的问题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的纷争。”(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