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事故瞒报抬头
2008-10-17
 

    进入10月以来,先后有两起事故涉嫌瞒报被披露。事故瞒报“前赴后继”,让人震惊。如何撕开事故瞒报的口子,发人深省。

    以山西娄烦特别重大排土场垮塌事故为例。8月1日,位于山西太原市娄烦县寺沟村的太原钢铁集团尖山铁矿发生滑坡,将寺沟村部分房屋、村民掩埋。从8月1日到9月17日上报的遇难人数一直为 11人。9月17日,国务院领导看到博客提供的举报材料,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调查核实。从9月22日至29日,短短一周,国务院核查指导组就查明死亡失踪45人。

    回头看看这起事故处理的发展脉络,人们不禁要问:如果没有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揭发,娄烦事故真相的盖子能否揭开?如果没有国务院调查组介入,娄烦事故隐瞒到底要持续多久?

    瞒报之恶,调查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笔者曾问基层的安监工作人员:瞒报事故一旦被发现,对责任人的处理很严厉,“高压”之下为什么还是屡禁不止?

    这位工作人员的回答直截了当:出了事上报了要处理,瞒报被发现了也是处理。但瞒报一旦侥幸“成功”,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近一个时期行政问责越来越严,一起事故会影响地方官员“一大串”,所以瞒报自然成为一些事故单位和地方官员的选择。

    这位工作人员的话从另一侧面提醒人们,有效遏制事故瞒报一是要加大瞒报的成本,让当事人觉得瞒报得不偿失;二是要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加大监督力度,让当事人抛弃侥幸心理。

    不可否认,事故瞒报一直是政府部门打击的重点。在各种力量的“高压”下,一些瞒报事故被揭露,一批当事人和责任人被追究,有的甚至受到了刑事处罚。

    但同时要看到,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新形势下随着对事故责任追究力度的加大,尤其是行政问责力度的加大,事故瞒报的“内驱力”也在加大,瞒报手段将更加“高明”、严密,这些都给揭露和打击瞒报增添了难度。

    尽管如此,我们仍要告诫那些心存侥幸的业主和有关责任人:纸注定是包不住火的。不论瞒报势力多么强大,事故真相终将会大白于天下。

    当然,打击瞒报说到底也只是事后的消极处理。最根本的是,不论是企业安全责任主体,还是政府监管责任主体,都要真正地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只要真正做到了安全生产,哪里还须担惊受怕地瞒报?

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