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容不得制度“应景”
2008-10-10


安全生产容不得制度“应景”

2008年10月10日 14:18来源:大河网 陆志坚

大河网讯   长治市和临汾市都是山西省的产煤大市,两市的经济总量、煤炭产量和煤矿数量都比较接近,但近年来安全生产的形势却不啻天壤。(10月10日 新华网)

  两市在安全生产形势上的强烈反差,从报道中的一组数据便可一目了然:2003年以来,长治市地方煤矿没有发生一起死亡6人以上的事故;2004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全市地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2年的2.69下降到2007年的0.71。

  而临汾市从2006年以来,先后发生重大安全事故6起,其中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就有洪洞县瑞之源煤业公司的瓦斯爆炸事件及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触目惊心。

  经济总量、煤炭产量和煤矿数量基本相同的两市,缘何在安全生产形势上出现如此天壤之别?是临汾市不重视安全生产吗?不!是监管制度不健全吗?回答也是否定的,临汾市创造了许多在全国堪称独创的管理模式,可见临汾在安全生产上也是想了办法、下了功夫、找了对策。

  那么,这种反差表现在哪儿?其实,问题的症结就在制度上,当制度成了应景之作时,安全事故频发就是极具讽刺的注脚。套用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制度“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其实,制度本身并无生命力,只有当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其才能展示出强大的约束力和威慑力。因而,再好的制度没有落实,都是一句空话。临汾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可谓不健全,不可谓不严厉,但大都挂在墙上、摆在桌上,成了会议材料的“填充物”,汇报材料的“应景物”,媒体宣传的“装饰物”,而没有真正成为安全监管的“紧箍咒”。

  而制度应景,直接反映出了责任意识的欠缺。面对潜存的各种安全隐患,主管领导看不见,职能部门不愿看,基层监管人员或麻木不仁,或监守自盗。“拉网式、无缝隙”排查热衷于搞形式、走过场,虚张声势,没有一杆子插到底,没有较真的劲头,更没有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的实干精神。往往查了、看了,可隐患依在,问题依旧。责任高挂,悲剧也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着。

  安全生产再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过份。那么,安全生产就容不得制度应景,只有制度、责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安全生产才有保障。在这方面,长治市是标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