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官式问责是否“谁碰上算谁倒霉”?
2008-09-28


丢官式问责是否“谁碰上算谁倒霉”?

2008年09月27日15:5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开栏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背景:群众疑问江苏宁徐公路上“盱眙收费站”是否合理,江苏省交通厅却回复关于“泗洪收费站”的问题。这一“驴唇不对马嘴”的行政回复,让不少网友联想到不久前四川巴中市将“中秋放假”写成“端午放假”,并要求撤职查办相关人员。

    燕赵都市报发表成彪的文章:笔者以为,巴中错别字问责已“过”了一次,不能再用这一错例去制造新的“冤案”。工作存在失误在所难免,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就是了,何必无限上纲启动问责程序?请义正甚于辞严的问责者告诉我:写错一个节日名称到底有哪些不得了的后果?又不知哪部法规规定文件中错两个无关大碍的字必须撤职?在此,我请诸位放下“仇官”情绪,客观、公正、宽容对待官员政务中的失误。官员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疏忽,只要不是影响恶劣、后果严重,请不要轻易夺其官位、砸其饭碗———他们的进步来之不易,他们也要养家糊口———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沾有罪恶,尤其是做具体事务的小吏。务请客观、公正评价其失误。我国刑法的权威人士陈忠林说过:“吐痰可以判死刑,故意杀人可以判无罪,关键是看怎么理解法律条文了。”行政问责也是一样,没有规矩随意处置官员,问责也就成为上级官员手中的棍术,就能让造成重大失误的昏官逃脱罪责,而让犯小过失的小吏身负重责。行政问责,不仅是给行政对象的公正,也是给行政者责、权、利对等的公正。这两种公正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一个也不能剥离或缺位。过去对官员问责不力是走极端,而今对官员无限上纲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都是不可取的。可以肯定,任由这般无限上纲问责下去,很快你我都会被伪装了的“人治”所蒙蔽。我们迫切需要一部《行政问责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问责公正”。

    小蒋随想:一系列官员问责“丢乌纱”,表明如今想做“太平官”不那么容易了。而在一些官员被问责的过程中,我们的确看到了某种主观随意性。比如,同样是官员开会打瞌睡,在甲地立刻丢官,在乙地只是做出“深刻检讨”;相对于中秋变端午的“笔误”,对收费站的错误回复“性质”更严重,但后者却对错误持无所谓态度。这之中,是否启动问责、要问责到什么程度,上级领导的态度往往是决定性因素。也正是因为没有统一的制度性问责规范与标尺,问责对老百姓而言,似乎成了对官僚风作的“解气发泄”;对官员则成了“谁撞上枪口算谁倒霉”。所以才有人说,现在的问责还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我想说的是,路总是人走出来的,从来不会先有路后有人走。如今的一些问责的确存在主观与“量罚”不确定性,但总比以前很少有问责要好。既然现在暴露出问责的一些缺陷,社会上对此出现了一系列反响,立法机关、政府部门就不得不更重视相关问题,规范的问责就可能会逐渐浮出水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