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折腾“老子”了
2008-09-21
 

    某市一家旅游公司近日宣布,将在未来8年,在梧桐山南麓恢复和建立老子文化园,总投资9亿元。市民王先生认为,从来没有听说老子与该市有何关系,投资方的做法太过牵强。而公司方面称,“在梧桐山上兴建老子文化园是有历史依据的,已通过国家级专家论证。”

    前段时间,有导演要拍摄孔子的影视剧,如今,有城市要建老子文化园,对历史文化名人老子是否尊重暂且不论,商家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老子的折腾。

    经济和文化,各有内在规律,二者有并肩发展的时候,也有发展失衡的时候。经济的繁荣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不假,但这种促进是有限度的。促进不当,就是揠苗助长。该市欲建的这个老子文化园,如果纯粹是一个商业性质的娱乐场所,投资9亿元也够奢侈了;若是政府投资,显然有点挥金如土,为取得项目找有关部门论证,显然是心虚的表现。不管属于哪种情况,拿老子当招牌,都是对老子的不尊重。如果老子文化园名副其实完全是展示老子学派的文化遗产,如果是研究老子的文化新基地,倒也不错。从9亿元的大手笔投入看,很可能是个伪老子文化的游乐园。难怪有人批评说:“树小墙新画不古”,假源远,扮悠久。毕竟,“文化底蕴是几千年修来的,不是用钱就能堆出来的。”

    折腾古代圣贤,堪称时下某些人的拿手好戏。不是用电视剧来戏说,便是将先哲们当作一块肥肉来“红焖”。一句话,只要按照商业逻辑,古代的圣贤还有活的油水可以榨取,他们在今天就甭想安生。这是商业逻辑的本性,还是一些人用歪了商业逻辑?以老子文化园为例,该市跟老子没有关系,为什么还要建设这样的园子?“关键字眼是收费,梧桐山是不收费的,建成以后就可以占山为王,要交买路费了。”“梧桐山,从此凤凰不来了。名义上是老子的,实际上是官商的。”更有人建议干脆把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孙子等都搬到该市的各个山头,占山为王,以便重现当年百家争鸣的盛况。

    商家到文化宝库里淘宝无可厚非,但如果将文化当作狗皮膏药,当作摇钱树,文化成了商业的婢女,再灿烂的古代文化,也会被糟蹋得面目全非的。可怕的是,如今,这个面目全非的局面已经开工,凡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名人,正变成商业折腾的对象。

    求求商家,饶了老子,也饶过每一位令我们敬畏的文化名人!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