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腿城管”也有可爱一面
2008-09-17

被称为“跷腿城管”的王某 资料图片

    一名身穿执法队员制服的城管,坐在收售手机的小摊前,戴着一副墨镜,跷着二郎腿与旁边的小贩聊天,这张照片在网络上引起网友热议。9月15日,记者找到被网友戏称为“跷腿城管”的王某,他已经被重庆市南岸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开除。(9月16日《重庆商报》)

    或许因为见惯了城管粗暴执法的负面报道,当我在网上看到“跷腿城管”与小摊贩“温馨聊天”的场面时,心中感到特别的温暖。且不论“跷腿城管”的行为是否真的违反了其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但在当前城管与商贩“水火不容”的现实语境下,我倒是觉得“跷腿城管”也有他可爱的一面。

    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打造执政为民的服务型政府。然而,基于现实因素,城管与商贩就象一对“冤家”,形成了一种对立的“猫鼠关系”。尤其是近年来,关于城管打人、粗暴执法的负面新闻频频见诸媒体,“城管”一度成了粗暴执法的代名词,被视为洪水猛兽。以至于我们在某种程度上犯下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忽视了城管在维护市容市貌方面做出的贡献,甚至是不小的贡献。

    我们相信,在城管形象差这个问题上,更多是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但也不得不承认,当前公众对个体城管的敌视已经上升到对城管群体的敌视。有鉴于此,城管队伍似乎已经容不得任何“不良城管”给整个城管队伍脸上抹黑。我想,这也许就是南岸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急于开除“跷腿城管”的缘由吧。 

    对此,我个人的看法是,南岸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仅凭几张照片就主观臆定“跷腿城管”的行为损害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形象,从而将其开除,显然欠妥。在这个问题上,南岸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显然是因为情绪冲动——急于消除“跷腿城管”被曝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跷腿城管”个人的合法权益,这恰恰是城管执法无定律的另一种粗暴表现。四川大学社会学博士肖尧中认为,城管执法队员应首先提高自身素质和形象,才不怕被人挑剔,而更多的市民则应该多给城管一些理解和空间,应从城市建设本身来看待城管的工作,用换位思考和缺省思考的角度看待城管工作。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