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经济景气转坏所导致的冲击使得许多国家都面临新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复杂挑战。美国政府在房地产业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果断出手,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公司,也让不少媒体和专业人士相当震惊,当然也受到了社会各方和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这其实也给了人们相当多的启示:由此可见,即使像美国这种许多人认
美国的情况当然和中国有相当大的区别,国情不同,社会发展状况不同,任何简单的类比都不可能恰如其分。但全球经济现实的紧密联系使得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人们对于中国发展的长期趋势仍然相当有信心,但目前所面临的股市、房市不景气,制造业面临挑战,成本居高不下等等状况,都反映出经济有其周期,而人们对于社会经济形势的判断和认知也不可能完全合乎客观状况的发展。三十年中国的发展中,政府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在许多方面主导了经济的发展。中国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人民含辛茹苦的努力奋斗当然是关键的,但政府始终能够坚定地谋求发展,将“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一直不断发扬光大,不断在社会中创造性地 以“改革开放”的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果断地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严重问题和困难,则也是中国发展成功的重要经验。
目前,有关已经相当低迷的股市和房市中是否“救市”的讨论进行得相当热烈。是否应该有更加积极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避免经济低迷造成困难的讨论也非常热烈。这些都反映出对于今天经济状况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议论。如果说,公众对于股市目前的状况争议较少的话,那么对于房地产市场状况的看法仍然存在不少分歧意见。
实际上,两者都是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是否能够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的一些讨论和舆论往往还是停留在“打赌”阶段情绪化的状态下,难以对于现状作出冷静客观的评估和实事求是的判断。如果对于股市的下跌大家都感到存在问题,需要找到症结加以解决。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讨论则情绪化的两极对立相当严重。一些人认为中国房地产快速下跌是大好事,甚至有人认为房地产“崩盘”才好,往往闻跌则喜,这和另一些人在一个时期以内对于房价过快上涨造成的严重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往往闻涨则喜一样,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心理,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闻涨则喜当然是脱离客观规律的盲目和不顾国情和实际的简单化。但同样不顾客观的经济现实,不顾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简单地闻跌则喜,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性的认识问题的态度。我以为,在今天的条件下,讨论其实不应该集中在像是否“救市”这样容易激起两极化和情绪化的争议表述上,而是实事求是地判断社会的趋势,理性客观地认识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什么样的方法更加符合经济规律,什么样的政策更加符合国情和发展的需要。采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的策略就是正确的,至于这是否是“救市”并不重要。这就需要集思广益,对于社会的各种意见充分了解的同时,作出理性的思考和果敢明智的判断。
我们有中国三十年发展积累的财富和经验,有中国人民追求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努力,也有政府和社会的明智与果敢,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和更加辉煌的未来是可以期待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