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疾人“无障碍”融入社会
2008-09-12

    深圳正在打造一个能让残疾人同健全人一样生活的“无障碍”城市:25辆无障碍巴士的车厢里设置了残疾乘客轮椅区和优先座位;在公共场所设置有残疾人专用洗手间,坐便器两侧安装了结实的不锈钢扶手,洗手盆旁边也同样装有扶手;图书馆有专为盲人开设的视听障碍阅览室。盲人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大量的盲文书籍,还能上网浏览,在广阔的互联网空间自由遨游;而地铁的任何一个站,都有盲道、轮椅坡道、无障碍公厕、无障碍垂直电梯、无障碍专用通道、电子显示屏、残疾人导向标识等各种无障碍设施,并在车厢内设置了语言报站系统和图文显示系统,在每节车厢里也专门增加了轮椅位。(9月8日《深圳晚报》)

    一般说来,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只看作是救济的对象,而不是一个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权利人。其实,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也渴望出行便利,享受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自尊、自强、自信、自立。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积极创造条件,让残障人“无障碍”充分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沐浴在同一片蓝天暖阳下,充分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凸显出人文关怀,实在难能可贵。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涉及2.6亿家庭人口。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数量众多并且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如何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无障碍的环境,使其在生活、工作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受到整个社会无微不至的关怀,自然是重中之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残疾人,高度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先后颁布实施了50多部涉及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将严格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制定实施无障碍设施建设行业标准,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对城市现有道路、建筑物、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加大对已建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力度。新修订后的专门保障残疾人特殊群体权益的《残疾人保障法》也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对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生活以及无障碍环境等多方面的权利做出了系统规定。

    无障碍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城市道路、房屋建筑、城市交通和城市信息等方面的全方位无障碍。无障碍设施不仅方便残疾人,也是老人、儿童等其他有特殊需要的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据了解,到2007年,我国有827个市、县、区系统地开展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如今,无障碍设施建设已在各地蔚然成风,成为体现社会进步、提升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然,也必须承认,现阶段我国残疾人在融入社会方面还需要做很多努力。一些城市的城市主要道路口没有设置过街音响信号装置;有的城市地铁站、天桥、地下通道没有为残废人服务的升降电梯;有的城市要么没有设立盲道,有盲道的要么被种上行道树,要么乱停乱放着自行车,或被摊点、建筑严重占用;没有残疾人专用通道的车站、医院、学校、机场、购物中心、银行、科技馆、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更是多不胜数。建筑物的出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厕所、房间、柜台等设置残疾人也没有可使用的相应设施等等。

    残疾,不是残疾人自身的过错,而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所付出的残酷代价。维护残疾人利益,是国际人权事业的重要内容;让残疾人平等地融入社会,是残疾人权利保护的趋势;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让残疾人平等融入生活,得到最好的尊重与关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因为,一个城市的人性化与发展程度,不是看其高楼大厦有多么光鲜,也不是看富人与中产阶级过得如何滋润,而在于它对人的尊重、公共场所残疾人的出现频率,以及他们的生活状态。

来源:天山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