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不以金牌论英雄
2008-09-09

    北京残奥会开赛首日,中国代表团以三枚金牌数暂列金牌榜第三位,但其十三枚奖牌却高居奖牌榜首位。美国代表团和英国代表团均获得四枚金牌,但美国队以超过英国队两枚奖牌的九枚奖牌数,暂居金牌榜榜首之位。残奥会开赛首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二十九天前揭幕的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同样在被寄予厚望的女子十米气步枪项目上憾失赛会首金,斯洛伐克的三朝元老瓦多维乔娃获得R2级女子十米气步枪立射SH1项目冠军,中国三位选手张难、张翠平和王婷婷在资格赛中发挥不佳,分别排名第十一、十三和十六名,无缘决赛。(9月8日《中国新闻网》)

  当人们看到残奥会上杜剑平用生命为中国拼得首金时,除了“泪飞顿作倾盆雨”之外,就是对运动员身体的“心疼”,强大的爱国热情和荣誉感已经使更多的残疾运动员不顾身体伤害“豁出去”。金牌拿下了,身体伤害了,这并不是强身健体的奥林匹克精神。要奖牌,更要身体,这是残奥会赋予残疾人的双重使命。残奥会的主题是“超越、融合、共享”,与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有着内涵上的区别。奥运会突出的是竞技;残奥会突出的是“爱心宣传”和“良知呼唤”;残奥会不以金牌论英雄早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重在参与,重在展现,重在向人们透露出人格尊严和关爱的责任。

  荣誉高于一切,我们寄望残疾运动员勇于拼搏摘金夺银;但我们并不企望残疾人“舍生忘死”。风采展现了,精神突出了,就是残奥会最大的收获。残疾人与正常的人身体条件天上地下,不能用奥运会上对运动员的要求平移到残奥会运动员身上,健康人的身体超越极限后,很快会得到生理机能恢复;残疾人超越极限不仅很难恢复,还可能造成更痛苦的伤害,处处要求残疾人“超越极限”,就是良知的泯灭。拿奖牌与不拿奖牌我们都应该报以最热烈的掌声,毕竟残疾人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奉献了拼搏精神。

  残奥会上失去首金也罢,拿到首金也罢;金牌第一也罢,无缘奖牌也罢。我们都要以关爱呵护的心态,善待残奥会比赛、善待残奥会运动员。杜建平这种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不管拿到金牌或者是拿不到金牌,永远都是中国精神力量的“金牌”,我们有责任保护残疾运动员的身体,没有任何理由怂恿残疾运动运动员“拼命”。菲尔普斯能拿奥运会8枚金牌,证明他自身有这个能量极限,别的运动员屈居其后,并不证明没有发挥身体极限。同样的拼搏精神、同样的发挥身体极限,都是同样的“金贵”。

  残奥会不以金牌论英雄,而以唤醒人们关爱呵护残疾人、无私奉献、支持残疾人事业、缔结世界大家庭友好、亲情、帮助为题旨,为目的。站在这个高度看残奥会比赛,那种美妙的“超越、融合、共享”的心灵境界就会到来,就会永远地照亮人生,迈向“更高、更快、更强”。

来源:今视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