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为我师,我为世界师
2008-08-24

   7月28日,一位乌克兰运动员在北京奥运村中文学习区学汉语。 当日,北京奥运会奥运村国际区商业文化街设置的中文学习区迎来首批外国客人,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对汉语产生了极大兴趣。 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北京奥运即将谢幕,当我们回过头来回味一幕幕精彩的竞技场景的时候,无不为奥运健儿们摘金夺银时的奋勇拼搏精神为之感受。然而,还有一副场景萦绕在我们心头,那就是教练军团的国际化,使得我们在见证各国运动员创造历史、为国争光的同时,也目睹了执教外国队的中国教练和执教中国队的外国教练的自我风采,这是本届奥运会的一大风景。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赞许有人质疑,首当其冲的当数率领美国女排击败中国并闯入决赛的中国教练郎平。有人说她的行为是“卖国”,是“叛徒”,而另外一些中国人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说体育无国界,中国教练能够走出国门说明中国排球的强大,郎平更是反驳道,只许外国教练挣中国的钱为何不让中国教练挣外国的钱,此话正好说到点子上。

    身为教练,从来就是一个双重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教练是一国公民,他理应为自己的祖国效力,为自己的祖国争光,具体到奥运赛场上,就应该率领本国运动员征战沙场;另一方面,教练又是一个自然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权利和自由,只要能够实现个人理想,完成个人抱负,去国外执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更何况,“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本身就是世界各国共享运动快乐的大舞台,与奖牌所代表的国力较量毫不相干。

    再来看看在中国执教的外国教练吧,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军团中共有38 名外籍教练,他们当中有严父慈母型的韩国曲棍球教练金昶伯,有以严厉著称的立陶宛篮球教练尤纳斯,还有日本花游教母井村雅代,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已在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深深刻下自己的名字,有的还甚至带领自己的中国弟子拿到了奥运金牌和该项赛事的重大突破。

    举办体育赛事,发展竞技体育,希望多拿金奖牌甚至金牌,但如果赋予竞赛的含义太多太重,乃至于把竞赛的胜败等同于民族荣辱,进而睚眦必争,把教练执教国外视为“叛国”,则是陷入了狭隘民族主义的误区,与团结、和平、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

    不管是外国教练执教中国也好,中国教练执教外国也罢,首先表明了各国体育交流的日益频繁,有利于世界体育运动的全面进步,其次还培育着国与国之间基于体育的这种包容性,通过体育交流达到文化沟通、经济协调、政治互信的目的。

    世界为我师,我为世界师,在奥运赛场上,教练的输出和输入本身就见证了奥运的不断进步和奥运精神的拓展,因而是难能可贵和必须理解的。(作者:徐光木)

来源:中国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