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与自愿的社会责任
2008-08-23


自觉与自愿的社会责任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8-23 来源: 广州日报

 
本次北京奥运会中,一位志愿者雨中坚持为观众提供乘车引导服务。
  广州日报记者

  李明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唐小松


  国家行政学院          丁元竹

  志愿服务

  今天,美国社会中以各种形式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人数已经达到70%以上。美国志愿者服务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愿和自发行为,帮助别人成了他们心中再自然不过的社会责任。

  

  ——唐小松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留给美国人的至理名言是:“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一问你为你的国家做了什么。”

  这也是美国志愿者的至理名言。

  

  ——丁元竹

  唐小松:

  丁元竹:

  核心提示

  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交学系教授,著名的美国问题专家。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唐小松:美国人之所以热衷于志愿者服务,一方面源于历史文化传统,早期移居美洲大陆的人们怀着打破欧洲旧大陆的一切陋习的想法,试图从零开始重建一个新国度,使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第一次组成一个没有等级和法律枷锁的大家族,通过成立一个“互帮互助的国度”把大家团结起来,解决大家的聚居和依赖问题。因此,他们自发组织互帮互助活动,成立农场主协会、教会、消防队、教学组织和其他专门组织,搭建早期居民社会化和共同生活的网络。另一方面,推动这一活动的强大力量离不开基督教的“意识形态”灌输。

  

  丁元竹:政府的倡导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政府的倡导与民间非营利组织之间形成的互动,更是推动着志愿精神在潜移默化中真正变成人们内心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政府的推动、民间的主动性、企业的参与,形成了一个志愿的美国社会。

  广州日报:

  美国政府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Q&A

  政府倡导

  关键词四

  Q&A

  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如火如荼地进行期间,赛场内外到处闪耀着无数国内外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作出了突出贡献。从三个月前汶川抗震救灾中志愿者的“喷涌”,到如今无数奥运志愿者的默默奉献,都标志着我国志愿服务意识开始真正觉醒,开始扎根社会或社区生活,成为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我国日益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志愿事业的发展,将对我国带来很好的借鉴意义。美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的几个关键词——志愿精神、文化传统、政府倡导等,正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核心。

  编者按

  本报讯 (记者 李明波)美国是世界上志愿服务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美国的志愿者到底如何运作,政府在促进志愿服务工作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本期的周末圆桌会议,本报特邀两位专家给大家讲述美国的志愿服务,希望能为我国志愿服务的更深入发展提供某些借鉴意义。

  广州日报:

  请简单介绍下美国志愿者服务的历史与现状?

  Q&A

  志愿精神

  关键词一

 

  广州日报:

  请简单介绍下美国志愿者服务的历史与现状?

  Q&A

  广州日报:

  美国人为何如此热衷志愿者服务?

  Q&A

  文化传统

  关键词二

  Q&A

  唐小松:这一社会风气之所以延续,并演变为现今轰轰烈烈的志愿者服务潮流,离不开美国历届政府的大力倡导,美国历史上许多总统都号召人们投身于社会互助活动。例如,从肯尼迪政府开始,从联邦到州政府,尽管各自政策有区别,但有一条是总统和州长们共同的:那就是鼓励国民以志愿者精神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各届政府还以推动这项公共政策的成效作为展示其政策效率高低的标尺。

  

  丁元竹:美国政府一直在号召国民把参与志愿者服务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长期坚持下去。比如“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总统布什就号召开展“公民服务”活动。2002年2月,布什在国情咨文中要求美国公民在其一生时间里,至少要为所在社区贡献4000小时以上,大约相当于2年的时间。  

  此外,美国政府还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税收方面,只要在特定的非营利组织从事志愿服务,那么志愿服务的时间是可以抵税的。可以说政府在推动美国志愿精神成长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非常聪明地利用了人们的参与愿望,通过志愿精神的倡导和践行,让更多的美国人民参与到公共的生活中来。

  唐小松:在美国社会中,你随时随地都可见到志愿者的身影。

  美国的志愿服务形式多样,有互助、运动、教学、慈善等等。其中互助是最早期的形式,主要帮助初来乍到的移民度过人在异乡的困难,后来慈善事业开始唱主角,主要救助穷人解决生活困难,现在从事社会救助的形式一般是教会和教学组织,帮助新来的移民寻找谋生之道。

  志愿者有的捐款捐物,有的亲自参加活动。例如,一些名人、NBA等体育明星还亲自组织和现场参与捐助、救济等活动。迄今,美国的志愿者服务已形成了一种普泛的社会风气。据统计,今天美国社会中以各种形式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人数已经达到70%以上,其中一些行业如消防、体育、娱乐业中的参与人员达到80%以上。平均每个家庭每年捐献1000美元以上。美国志愿者服务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愿和自发行为,帮助别人已经成了他们心中再自然不过的社会责任。

  

  丁元竹: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在美国,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

  志愿精神是一种公民精神,更是一种看不见的和谐。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留给美国人的至理名言是:“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一问你为你的国家做了什么。”这也是美国志愿者的至理名言。

  唐小松:美国志愿者服务资金来自很多渠道,有私人捐款,有企业赞助,也有专门机构牵头募捐。美国的志愿者组织运作形式多样化,如有的利用自家资金注册成立基金会,也有赞助商挂靠现有的专门机构运作的。在美国可以看到各行各业都有五花八门的基金会。

  基金会数目虽多,但有一条严格的行规,那就是基金会的钱只能用在本行业的活动、发展和研究上,因为志愿者服务的开支情况有广泛的社会监督和关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组织和基金会与政府的税收政策密切相关的。如果基金会的资金没有透明的开支报表,查无对证,那么基金会就无法享受政府减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丁元竹:志愿者组织的活动资金主要来自个人捐助和遗赠。美国遗产税税率相当高。因此美国的富人们宁愿在生前先按自己的意愿捐出去,扶持一项支持的事业;否则死了也是“充公”。   

  教会也是志愿者组织的财源之一。教会本身就从事社会公益类服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慈善事业”。它还支持其他民间组织的志愿者服务。志愿者组织的另外一个重要资金来源,是公司基金和科学文化福利基金。 


  广州日报:

  美国的志愿组织是如何运作的?资金来源有哪些?

  Q&A

  基金会多

  关键词三

  Q&A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