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如何才能成为体育大国
2008-08-17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的体育强国,奥运会的金牌一块块挂在中国运动员的脖子上,金光闪闪,灿烂夺目。从一个体育弱国到体育强国,这是中国几代运动员奋斗的结果,当然也有体育举国体制的原因。我们的运动员得了这么多奖牌,自然应该高兴,但也让人感叹: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何时由体育强国进化为体育大国——人人参与体育,人人享受体育?

  前国家剑术运动员、现代表加拿大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栾菊杰对记者说:“中国运动员都是国家培养的,国家为你付出那么多,努力去争取金牌是理所当然的;在加拿大平时训练、比赛是个人行为,奥运会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压力。”这位年过50的运动员说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加拿大的体育运动是面向公众的,它没有太多的承担,更不是仅仅为少数金牌选手服务,体育体现的就是健康和快乐。有人做过介绍,尽管加拿大在历届奥运会上的金牌屈指可数,但是其国内的体育设施十分齐全,真正做到了人人可以参与体育,人人可以享受体育。这样的国家,才可以称呼为体育大国。

  如果说到我国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乒乓球可以算一个。几十年来,乒乓球运动长盛不衰,顶尖选手层出不穷,盖因为乒乓球简单易学,场地经济实惠。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小小的乒乓球已经难以满足我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需求。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等已成为人们的“新欢”。而开展这些运动,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投入。但是,在不少地区真正属于民众的体育运动场所数量并不多,更别说那些高级的运动,比如射箭、跳水、射击、体操、击剑了。每每看到孩子们在危险的马路边踢球,在坑坑洼洼的空地上投篮,在车辆出没的公路上练长跑,人们的心头都会浮出酸楚的感觉:我们的孩子何时能够享受到真正的体育待遇?奥运会的金牌固然重要,但让国民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可能更重要、更有意义,也更得人心!

  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但盛大的运动会是有期限的,没有期限的是有识之士的思考和想象。本届奥运会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人们除了关注比赛本身外,还关注奥运会所体现的精神;关注奥运精神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关注通过举办奥运,将给人民带来多少幸福和快乐。至少,可以让政府的体育部门明白,与奖牌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是让体育成为人民快乐和健康的载体,重要的是我们的青少年有地方踢球,我们的中年人有地方健身,我们的老年人有地方散步。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让体育回归大众,这是中国人梦想的一部分。

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