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掌声献给失意英雄们
2008-08-14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一首诗吟尽了对悲情英雄项羽的惋惜与敬佩。中国自古就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传统,固然成王败寇的定律影响依旧深远,但是所谓的成与败,得与失,却不能左右人们的价值认同。成功者虽然可敬可赞,但失败者背后的辛酸苦痛,仍然值得我们给予尊敬和掌声。

    奥运会正是这样一个交织着成与败,欢笑与泪水的地方。胜利永远无法在比赛尘埃落定前被预测,而这恰恰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如同博友“低空飞翔”说得,“在奥运赛场上,冠军注定只有一个。他们的诞生,总伴随着无数悲情英雄失落的泪水。”

    毫无疑问,站在领奖台顶端的运动员都能完美诠释奥林匹克精神,然而回头看看,那些与金牌失之交臂的运动员,也都是在追求极限的旅程中艰难跋涉的英雄豪杰。

    北京奥运的第一金就是这样残酷射落了一位射击英雄渴望胜利的心。

    赛前,几乎所有人都把为中国射下首金的光环套在了杜丽的头上,但是在决赛中,她只打出了第五名的成绩,赛后接受采访时,她的泪水犹如决堤一般,令人心碎。首金,主场,卫冕。这些都是杜丽柔弱的双肩所不能承受的重量。而这样的重量也压倒了其他失意的神射手,比如朱启南,比如谭宗亮。

    当朱启南登上亚军领奖台的时候,再也没有了在赛场上的沉着冷静,他的泪水,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另一位四朝元老谭宗亮也只是收获了一枚铜牌,他轻轻地摇了摇头:“4届了,我就是这个命啊。”这听似淡定的语气,又包含着多少难以言说的落寞与无奈?

    但其实,撇开这些令人失望揪心的结果,失意英雄们所付出的辛苦汗水与站起再战的勇气应当得到我们相同甚至更多的崇敬。这些罗列出的失意英雄们虽然没有沾上金色光辉,可谁能够否认他们大赛之前四年如一日的努力?谁又能够无视他们在大赛之中所承受的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只要尽己之力,真的用心付出过,无愧于自己,便是英雄。

    网友“高原小行星”说:“英雄并不惧怕失败,成功和奖牌的背后有多少艰辛和痛苦,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才能战胜对手。成功无止境,奋斗也永无止境。”这便让笔者不禁想起了中国男篮的前两场小组赛,面对两支世界冠军队伍美国队和西班牙队,我们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虽败犹荣。男篮小伙子们让我们明白:一场失利的比赛,同样也可以是一场伟大的比赛。虽然没有创造历史,但男篮用令世界冠军都不禁胆寒的气势,让我们见证了奇迹。虽然结果仍是“败字当头”,可他们超越了自我,便理所当然地赢来了万众肯定。

    在过去,我们习惯为胜者欢呼,而同样给败者以掌声,却不是人人都有的境界。但在这次奥运会的赛场上,我们欣慰地看见了,观众们对于失利的选手,同样不吝惜自己的掌声。一位网友的评论可谓入木三分:“一个功能完善的社会必将在鼓励成功的同时宽容失败,在成功中吸取动力的同时在失败中储藏力量。它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的确,在给失败者的掌声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社会的进步,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20年前,当体操王子李宁在汉城奥运会上铩羽而归时,他所受到的攻击,好像令人们全然忘却了他曾为国家争得的辉煌。然而在今天的赛场上,无论是挥泪而别的杜丽,朱启南;还是负伤无力争冠的谭雪、石智勇,我们都以英雄般的待遇,让他们少留一些遗憾,这才是一个大气的中华民族所应有的胸襟。从这些失意英雄身上,我们不仅应该看到中国健儿的坚强,也应该寻回自己的客观与宽容之气。

    竞技体育的残酷掩盖不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光辉,成败得失的差别否定不了坚持不懈的汗水。所以,不妨让我们继续为败者鼓掌,就为了他们那份铩羽而归,功败垂成的失意,为了他们那份永不服输、奋力拼搏的勇气,为了他们那份卧薪尝胆、厚积薄发的隐忍,为了让这人性的光华温暖更多为奥运、为体育不断奋斗的英雄豪杰们的心!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