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拒绝英国版的孙猴子?
2008-08-02

    连绵的群山中突然石头爆裂,蹦出猴子孙悟空。孙悟空在观音指引下,与猪八戒和沙僧去取经。凭藉铅球、跨栏、撑竿跳、单杠、游泳等体育特长及中国功夫,打败各种怪兽,最终抵达目的地“巢”。这是英国广播公司(BBC)最新推出的奥运宣传片《东游记》的场景。

    与法国的《美人鱼登陆江南》这一奥运宣传片相比,英国的《东游记》引来了不少非议和责难。原因是,诸多中国观众认为孙悟空、猪八戒太滑稽,沙僧更显邪恶,与传统的《西游记》造型相去甚远。一些网民认为宣传片中的孙猴子、猪八戒、沙僧“妖气”重重。

    是不是有“妖气”,每个人的角度不同,结论自然不尽相同。英国广播公司只不过是在形象表达上用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表现形式,譬如色彩更夸张、模样更滑稽、面貌更“狰狞”了点……然国人认为有“妖气”的根本原因是这部奥运宣传短片颠覆了中国人惯常对“孙猴子”等形象的固有认识,“另类”得让部分中国人无法适应所致。不少国人认为传统的优秀的东西是丝毫不能改动的,否则就是对不起“老祖宗”。

    事实上,优秀的文化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秀作品,其内涵必然是包容和开放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为了奥运宣传而创造出来的带有西方色彩的“孙猴子”是西方人对奥运盛会的热情表达。一如中国的熊猫和武术同样在美国动画大片《功夫熊猫》中得到美国牛仔式的演绎。“中国元素”和“美国梦想”的结合引来非议、惊叹,更多是反思。至于这个西方的“孙猴子”到底有没有“妖气”,我们大可一笑了之。

    换一个角度看待此事,我们应该感到欣喜。从英国媒体上看到孙猴子,这足以说明中国东方文学艺术的无穷魅力正在吸引其他民族的关注和认可。尤其是在关于体现“和平、友谊、进步”精神的奥运盛会的宣传中,其他国家能够用带有鲜明中国文化元素的内容来表达对北京2008年奥运的期盼和喜悦,这恰恰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