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为奥运加油!
2008-07-28

5月4日,青年志愿者在拉萨市北京中路为北京奥运会加油

    今天,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之家——奥运村将正式开村,届时,这里将汇聚来自全世界的体育精英,“总共将接待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1 6000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7月26日新华网)

    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中,北京奥运会到来了。祥云火炬,在传遍五大洲和华夏大地之后,在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祝福声中,在北京安家落户。此时,我们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奥运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了几千个日日夜夜后,一个新的北京,一个新的奥运村,呈现在世人面前。北京已穿上节日的盛装,“鸟巢”、“水立方”和奥运村已敞开了大门,中国已张开了双臂,欢迎朋友们的到来。

    奥运会虽然举办了28届,但我们自豪地看到,北京奥运会无论从规模、运动员、参赛国家和新闻记者都是历史上最多最大的。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支持下,北京奥运会必将以更加完美的表现,更加丰富的内涵载入奥运史册。奥运会在我们的记忆里已经不再是一个模糊的名词、一个单纯的体育盛会,它已经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荣辱与共,息息相通,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向世界表明一个大国的文明、风度、责任与顽强的精神。

    我们虽然是东道主,但奥运会的每一个赛场都属于世界,每一枚金牌都属于赛场上的英雄,每一个参赛选手都是奥运会的主角。从现在起,奥运村就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大家庭,一个充满团结、友谊、和睦和爱心的大家庭。我们为服务于这个大家庭而自豪,更为自己的贡献能让世界更团结,更友谊,更和睦而骄傲。

    在这样的时刻,每一位运动员、志愿者、工作人员,甚至每一位观众都已经成为“地球村”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北京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不仅要为中国加油,更要为奥运加油,为世界加油。

    一生热爱体育运动的毛泽东早在1952年,就为新中国体育工作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他在《体育之研究》中写到,“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也酷爱体育运动,87岁高龄时仍坚持在北戴河游泳,他也是最早明确提出要申办奥运会的领导人。当年举办亚运会时,小平同志曾说过,“亚运会以后,所有场馆要对外开放,让群众到里面去健身。” 充分体现了他的“体育是个群众性的东西”的观点,也为体育场馆的赛后使用问题指明了方向。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