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论”目前是“救市派”手中一把最重的利剑,甚至有经济学家大声疾呼:如果断供处理不得当的话,将会向二线城市延伸,“楼市正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搞不好就是第二个股市。”
然而,断供究竟断到什么程度,发展下去会有多严重,毕竟要靠事实和数据说话。有数据显示,到3月底,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只有1.8万亿元,占银行体系贷款总额的6%。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较高的贷款可能在8100亿元左右,而这8100亿元贷款占整个银行体系贷款总额不足3%。也就是说,即使出现最为极端的情况,这8100亿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全部成为不良贷款,也仅占国内银行体系不足3%的资产。况且,不可能所有的贷款者都选择断供,因此,断供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并不高。
那么,所谓的“断供危机”之说从何而来呢?7月24日《第一财经日报》的一条消息,揭开了“断供危机”的内幕。
原来,“断供危机”的始作俑者是一个叫“风语”的网络活跃人士,“深圳楼市1000亿断供”一说即出自该君之口。他自称是“房地产独立评论员”,而实际上自去年开始,他就通过电话等方式组织了一个小有名气的购房团——“风语置业者联盟”——在深圳、惠州等城市通过团购方式买房。
一个炒房团的组织者、一个以炒房获利为目标的投资人,如何保证自己能够站稳“独立评论人”立场,拿什么担保他不使用话语权为自己的利益说话呢?有人还透露另一个业内秘密,“风语”其实就是“网络剑客”,因为自己炒楼被套才出来夸大楼市调整的严重性。在深圳,“网络剑客”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大多数开发商都有自己的“网络剑客”。他们之间往往会签订类似“网络营销服务协议”的合同,网络营销已经在深圳被广泛运用到房地产营销当中,这也是深圳许多房地产行业的话题都是从网络上被炒起来的主要原因——闹了半天,“断供论”源出于此。
实际上,“网络剑客”也好,某些学者专家也罢,他们炒作的一些救市理由根本经不起推敲。比如,“楼市继续下滑,中国居民手中的30万亿资产会缩水”、 “深圳负资产的人数过30万”之说,就都是一些胡话。对此,有网友一针见血驳斥道:“真正在中国居民手中的房子既不怕升值也不怕贬值,贬没了也是居住,升到天价还是居住!”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业内人士、专家学者搞不懂?
现在我们终于搞清楚了,“断供论”不过是一个阴谋,是某些利益联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最基本事实的联手“忽悠”。这个利益联盟中,一些地产商人、“网络剑客”以及疯狂炒房被套牢的炒房团等应该是主力。那么,某些经济学家在这里又充当什么角色呢?值得思考,更值得警惕!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