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7月25日04:01
7月25日,北京奥运会媒体村开村了!
媒体村的开放也意味着奥运会迎来了媒体抵达的高峰时段。随着大量记者涌入京城,被喻为“奥运会第二战场”的“新闻大战”也将展开。
服务媒体就是服务奥运。媒体是奥运会最大的客户群。北京奥组委估算,奥运期间各类持证记者以及涉奥采访记者将超过3万人,这一数字几乎是参赛运动员总数的3倍。媒体是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至今,媒体始终是奥林匹克运动热情的支持者、忠实的参与者、客观的记录者,媒体人既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广者,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者。
善待媒体就是善待观众。北京奥运会上的媒体人数达到了历史之最,与此相应的是,北京奥运会的全球观众也将创纪录地超过40亿人次。毫无疑问,各国、各地区受众大都是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奥运盛况、了解中国和北京。因此,只有首先服务好全世界的媒体,才有可能让世界人民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善待媒体是中国的郑重承诺。《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2007年1月1日开始生效。中国政府快速、公开、透明的信息处理方式,更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正是在善待媒体、服务媒体的过程中,中国也在逐步树立起自信、开放、友好、成熟、宽容的崭新大国形象。
善待媒体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奥运期间,数万媒体人的足迹不仅将遍布北京的大街小巷,也将延伸到全国各地。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进入媒体的视线。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热情的指路都会给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反之,不经意的不文明行为也会因为媒体的传播而造成不良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是东道主”,人人都是国家的“形象大使”。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说“媒体是奥运会的最终裁判”。某种意义上说,北京奥运会的历史由数万名媒体人和众多参与者共同书写。
善待媒体、服务媒体,我们应该也能够做得更好。
【作者:许立群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