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万张奥运纪念钞哪去了
2008-07-11
     只要是政府行为,闷着罐子摇很容易就会摇出事来。一个小区的经适房申购,都知道要先公布套数、申购人数,然后再摇号,更何况是关系13亿人的奥运纪念钞发行。但央行此次发行纪念钞,却恰恰把全国人民都放在了罐子里一块摇,搞得人郁闷得不行。

    昨天有媒体给此次 纪念钞发行算了一笔账:南京上柜兑换数量不超过4000张,全省13个市总数不过5万多张,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按此推算,上柜总量不会超过200万张。但央行先前宣布的发行数量是600万张,那么大头哪儿去了呢?人行南京分行人士解释说,部分纪念钞会通过装帧公司来发行,也就是包装成礼品装出售,价格当然也要比单张纪念钞翻上好几倍。

    原来如此!原来央行毕竟还是把发行纪念钞当成了一笔生意!既然是做生意,专家此前表示的“为了保持升值潜力而控制发行量”和“单张纪念钞各省市分配数量成谜”的怪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发行量过大,央行的礼品装纪念币自然卖不出好价钱;分配数量都告诉了大家,无疑就等于间接承认央行截留了大量纪念钞,说起来,这也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但央行到底还是失了面子,甚至有点狼狈,毕竟简单的算术大家都懂得做。

    我不知道央行为什么会把发行纪念钞当成了一门生意,但无论如何,把全民奥运当成牟利的工具,都不该是央行的念头。或者,央行在这件事情上是太过自负了,压根就没想到纪念钞发行是政府行为,是要最大程度满足国人分享奥运之热情的,因此才不愿意公开纪念钞的分配情况,更不愿花费精力在发行之前征询一下大家的意见。我很愿意在此再提醒一下央行:发行奥运纪念钞是典型的政府行为,而不是一门可以耍市场手段的市场行为。既是政府行为,决策透明和吸纳民意就是其基本的特质。但央行在纪念钞发行前和发行中的种种表现,恰恰与“透明、公平”都沾不上边。

    对于央行来说,此次纪念钞发行的不透明和造成乱局,是一次典型的信任危机。此时的央行,应该拿出危机处理的诚意和效率,向全国人民道歉,寻求大家的谅解,弥补自身信用的损失。遗憾的是,央行只是拿了“对民众奥运热情估计不足”这样轻飘飘的理由来搪塞民意,权力如何傲慢?这就是最好的注脚。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