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7-06 冬雪草
据7月5日《重庆晚报》报道,孕妇下体出血,家人急忙送她到医院抢救,岂料接诊医生中途竟撂下病人去开会。看着捂住肚子翻来滚去的老婆,永川人杨刚气得火冒三丈:“究竟是开会重要,还是病人的生命重要?”
这位接诊医生是一位“遵守会议纪律的好医生”,开会很重要,不开会后果很严重。据悉,之所以扔下病人去开会,是因为每周一次的早会“非常重要”、“缺席会被扣钱”。其实,“开会”及其严肃开会纪律、整顿会风,是相当多的单位、部门在大会小会上反复强调的。有人因为开会打瞌睡而被免职,有人因为开会用“替身”而受批评,有人因为参会迟到而坐在“迟到席”上……
也许,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位医生的责任心与医德上出现的问题,医生撂下病人,无论是开会,还是去干别的事,都有违职业道德。但是平心而论,如果这位医生断然不去开会,为病人继续施救,那么,就会按章办事,因缺席会议扣钱,说不定还会作为旷会的典型,甚至成为“整顿会风”的牺牲品。
文山会海之所以成为一个专用名词,是对政府行政行为中文件多、会议多的精确表述。之所以出现“会议多”的现象,有关人士认为,开会已成为一些领导传统行政的主要形式,离开了会议就会无所适从,行政工作患上了会议依赖症;不仅是行政机关如此,医院等事业单位也“染”上这一“毛病”,不开会,有的领导心里就痒痒的,不在会上讲话,更憋的谎。
很多单位都将开会及会风会纪制度化,并有配套的处罚措施,一定程度上是越来越严格。笔者不否定有些会议是重要的、必须的,但会议一头睡在“会风整顿、会纪加强”之上,而精简会议与对会议进行改革却滞后,只能将“会议制度”越来越绝对化、权威化。如果一旦形成“开会压倒一切”的制度或规则,那么,会议制度就可能导致一些“制度性弊端”。撂下病人去开会便属于这一种。
哈耶克有句名言:“坏的制度使好人做坏事,好的制度使坏人做好事。”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会议制度”就是“坏的制度”,但越来越苛刻的会议制度,就会逼迫“好人”为了参会而放弃“做好事”,逼迫“好人”将手中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其中严重的也等同于“做坏事”,试想,如果这位被医生撂下的病人,在医生开会期间出现生命危险的话,医生是否就是在“做坏事”?兴利除弊,从根本上讲,会议改革才是让会议制度成为“好的制度”的手段与途径。
文章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