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台风“风神”让羊城连降暴雨,但阻挡不住群众参加广州市市、区、街三级行政首长大接访活动的热情。在26日上午的全市大接访活动中,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接待群众4576批8350人次,其中9位市领导接待群众288批774人次,在位于广州锦汉展览馆的主会场,市长张广宁共接访142批436人次,现场上访群众都得到接访,而原定上午11时30分结束的接访活动也延长到下午3时才结束,整个活动持续6个多小时。
看到在雨中等待的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上访群众,再看看为了接访忙得不亦乐乎的各级领导,既令人震撼,也让人深思。对群众来说,他们之所以不辞辛苦,冒雨排队来上访,正是由于自己有些问题迟迟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妥善解决,而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有许多都是政府相关部门早就应该解决或向群众解释清楚的,从一定程度来讲大部分问题都是相关职能部门平常工作的累积。
比如群众反映的拆迁补偿、社保、医保和特困户的生活照顾等问题,在一些政府部门看来基本上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但就是这些和群众关系最近,也最能影响群众生活和工作的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如果相关部门在初始就能及时予以解决,那群众还有必要跑来冒雨排队等待主要领导们为他们“落实政策”吗?
这样的大接访虽然能够解决一部分积累的问题,但政府所付出的公信力“成本”是不容低估的。“群众生活无小事”,群众反映的问题之所以难以及时得到解决,恰恰反映出有些部门把老百姓的“大事”当“小事”了,没有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
这次大接访人满为患,一方面显示了群众对上级领导的信任和对解决问题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部门的工作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有待转变和提高,这正是大接访后需要进行大反思的地方。
不可否认,像广州这样的大接访在当前的条件下确实能够解决一部分上访群众的问题,但在总结优化再制定方案的同时,更要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施加一定的压力,甚至有必要把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当成考核政府部门工作质量的一个条件。如果政府各职能部门都能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让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那这样的大接访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