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朱少华 2008年06月25日08:35 来源:大河报
|

王成喜图 |
“近年来科技界受到社会上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思想的不良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科学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6月23日下午召开的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用了很大篇幅论及院士科学道德建设的成绩和问题。在院士大会将要审议和表决的新修订的《中国工程院章程》第四条“院士标准和条件”中,增加了“品行端正”的表述。(6月24日《中国青年报》)我们不怀疑国家的院士都有很高的学识,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怀疑个别院士的道德问题,某些院士没见在本职业务上有所创新,却每天参加评审会、鉴定会,忙得不亦乐乎,而往往一天要打“飞的”转悠好几个地方,所谓评审、鉴定也就是签个名字拿过红包就走,更有的院士其实已经做了某些企业和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只要看在钱的分上,什么不负责任的话都讲,都敢拍胸脯。
一代伟人曾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做支撑,没有端正的品行,不仅不会形成生产力,院士也有可能成为“卖大力丸”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为民者是这样,为官者如此,为科学者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