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新京报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担负什么工作职责,都该首先把自己还原为一个“人”,并以最基本的人性来衡量和审视自己“职务行为”可为不可为。
8月30日,一位重庆商场保安因一名“棒棒”(重庆当地对临时搬运工的俗称)衣衫不整在商场外纳凉而对其大打出手——这一暴力行径被网友以图文形式记录,并被上传网络乃至出现在平面媒体上,格外醒目地跃入人们的眼帘(据《南方都市报》)。
如此冷酷的一幕,刺激人们的心灵,烧灼大众的神经。而在此之前,类似的“冷血案例”还有陕西宁陕县民政干部谌太林和北京通州某派出所两位民警如出一辙的“扔人”事件……
在人心向善、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出现此类冷血行径,不禁让人发问,这些原本藉以为民服务者的人性良知何以沦丧至此?
通州民警为自己“扔人”行为辩解说是“执行上级(值班领导)命令”,民政干部谌太林“扔人”则是为了迎接卫生检查而执行的“紧急任务”,而那个重庆保安似乎也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是在维护市容市貌的“整洁美观”……而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冷血举动是以政府官员、警察、保安等职务或职业身份执行的职务行为。
但在这些所谓的“职务行为”下,他们非但没有展现出其应有的职业素养以及诸如“善意”、“同情”、“怜悯”等人性美好的一面,取而代之的是麻木不仁、冷酷无情的“职务暴行”,而更让人愤慨的是他们对于这些泯灭人性的所谓“职务行为”的习以为常——事后他们缺乏起码的扪心自问和自我谴责。
比如,陕西宁陕县一位知情人则透露,陕县和邻县将流浪汉彼此扔来扔去,已经成了当地民政部门的“保留节目”。
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如果以此作为判断人与非人的标准,那么以上的那些职能人士无疑已经是“非人”了,因为他们失去人性之中应有的“恻隐之心”。
从更深的意义上说,这种因无意识而产生的“习以为常”和“麻木不仁”才是真正让人感到可怕的,因为它展示出来的是人性的异化和迷失。
如果听之任之,那么在社会其他更广泛领域内都可能出现类似这种只顾履行职业职责,而枉顾自身人性善恶底线的“职务暴行”。
职责的最高境界乃是保护“人”的权利和自由,机械、不加反省地一味遵从“上司”的“命令”,其实是对职责的误读,即使在《公务员法》中,也有上级错误命令下级有权拒绝的规定。
一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工作职责可能千变万化,但撇开社会角色、职责的区别,究其本源,我们首先都是一个“人”——一个有肉有血,有情有感的个体的“人”,还应具有诸如善良、温情、怜悯、恻隐之心、羞耻之心等普遍的美好的人性。
这些冷血案例应当引起每个人思考的是,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担负什么工作职责,都应首先把自己还原为一个“人”,并以这些最基本的人性来衡量和审视自己“职务行为”可为不可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在履行形形色色的工作职责中丧失作为“人”的本性,从而避免自己在不自觉地成为以“职责”的名义滥施“职务暴行”的施虐者。(大路)



衣衫不整影响市容?
“心碎快乐”是当天在天涯注册的一个ID,就只发了这一个帖:《史上最牛的保安》。帖子称,8月30日,一名“力哥”重庆江北观音桥步行街靠着橱窗撩衣休息时,因嫌他影响了城市市容,一保安前来制止,未果,两人发生口角,“力哥”最后遭打受伤。
图片上,壮硕的保安踢打瘦小的“力哥”,扭打过程中,力哥甚至被甩得飞起来。力哥不支倒地后仍被保安连续踢了几脚。
网友们还留意到一个令人心酸的细节:力哥无奈离开这个光鲜漂亮的玻璃橱窗时,不忘拿上自己的那瓶水和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