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票都倒卖,平民该咋办?
2007-09-10

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

    据9月5日新闻晚报报道 地铁一号线上海火车站到上海南站,明明是4元的车票,到了“黄牛”的手里却成了10元……这令人匪夷所思的欺骗行为竟然出现在地铁一号线上海火车站站。近日,地铁运营公司出“重拳”打击票贩子。

  对于这样的行动,理当拍手叫好,不过,我们却也该寻思另外一个问题:一张普通的地铁票能卖到10元,原因仅仅是不知真相的人好骗吗?

  去过上海的人都知道,在这个寸土寸金的特大城市里,平民交通难较为显著。

    乘摩托车?我查了一下资料,前几年有消息说,上海街头的近80万辆摩托车,从2005年的未来三年内将逐渐从中心城区的道路上消失。

    乘电动自行车?2006年10月13日文汇报报道说,上海市交警部门重申,“豪华”(即超标)电动自行车不允许上牌,不具备在道路上行驶的资格,禁止在本市道路上行驶。

    按照我对“禁电城市”逻辑的推断经验,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并非不可能。何况,交警部门将在近期加大对道路上行驶的无牌无证、套牌电动自行车以及外地牌照电动车等违法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这是一个令天下电动族胆寒的一个信号。

    乘公交车?就算你不怕挤,上海那么大,穷人从边边角角往中心赶,乘车也够你受的,不久前,我从闸北区的一条街上乘公交车到南京路,硬是搞了1个半小时。

  无须一一举例。想说明的是,在很多城市,平民交通都出现过困境,即使是本不该出现困境的城市也出现了,原因是很多城市以“大公交”为名,一味叫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为小汽车、公交车让道,很多路段上的自行车道甚至无疾而终。

    从2006年开始,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多次发表“自行车道不可取消”“坚决反对限制使用自行车道”“城市新建道路都应有自行车道”等观点,正是有着前述的背景。

  正是在城市决策者这样一种落后的、别扭的错误意识的影响下,平民交通在很多地方变得卑微、边缘和痛苦。

    我的一位亲戚告诉我,她50多岁的人了,要天天乘拥挤的公交车去很远的打工单位上班,即使身体不好,即使烈日如烤,也不敢打车。至于骑自行车,那太累,买车呢?别提了。她的唯一盼望是地铁能够四通八达。

  可是,上海的地铁票倒卖事实告诉我们,地铁这玩意也不保险。大量的平民在深受各种交通之苦后,把地铁当成了最后一根稻草,不然,倒卖的车票也不可能很抢手。

  平民交通难,或者说平民交通苦,反映了平民交通在城市地位中的下降。

    有的地方,乘公交车还是方便的,可是,公交的服务质量又怎样呢?我们这些常挤公交车的人最有体会。不受罪,但是受气,同样是地位不高的一种体现。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平民交通应该是城市交通的主体。平民交通难必须改观。

    根本的一点就是应该从城市决策开始扭转错误的逻辑,体恤平民交通,为平民交通多着想。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