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提醒我们什么?
2007-09-10

来源:百灵网—新华网

 节日的作用之一,是逐年一次的提醒:不要忘记了,在日常生活之外,还有一些事情,值得重视。
  
  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提醒我们血浓于水的亲情、寄托文化传承的仪式和美食。眼下则是后起的教师节。
  
  教师,是我们社会最醒目、最受关注的群体之一。就算不过教师节,恐怕也没有人会忘记他们,甚至在每个有孩子的家庭,老师的言行,往往是反复提及的话题。
  
  
那么,教师节提醒我们什么?
  
  温家宝总理坐在北京西城区黄城根小学的教室后排,恭敬地听了一堂普普通通的语文课。他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尊重。
  
  是的,尊重,是教师节一年一度的重要提醒。感谢教师节,让所有人在这个日子里深情地感念师恩。师恩如海,尊重如山。
  
  
尊师,对我们很重要。
  
  先祖说,天地君亲师,中国人的五伦离不开尊师;尊重教师,是对中国人身上涌流了五千年文化血脉的极大认同。
  
  父母告诫我们: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的今天,每个上过学的孩子都有不止一位老师,没有教师,就没有文化的传承,没有个人前途甚至国家兴盛。因此,尊师,就是尊重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许多孩子在幼儿园唱过:我的老师像妈妈。是的,家长把自己最珍爱的那双小手,轻轻放进教师的手心,盼他吸足阳光雨露,快乐地长大——而这一切,都要拜老师所赐。

    尊重教师,就是尊重孩子的未来,尊重天下所有孩子的快乐。
  
  且慢,这样的尊重,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吓着了亲爱的老师?在教师节,很多教师的心头却不无沉重。
  
  沉重之一:众多家庭把对孩子的期望、对教育的期望、对家庭美好未来的期望,统统系于教师一身,教师的责任重大,不敢有半点闪失和疏忽。
  
  沉重之二:被应试教育的绳索绑得最紧的,不仅是孩子,更有教师。教育界还有许许多多的“软肋”,不得不苦涩地变成教师肩头的重负。在城里,择校费、关系生,屡禁不绝;在农村,被应试教育和教师素质低下联手催逼出的个别虐生现象,常常发生。
  
  沉重之三:杯水车薪的教育投入,虽一直被人们诟病,却仍未有明显改观,捉襟见肘的基础教育,在勉力维持的窘迫中,有时屡出昏招:校中校、违规补课、教辅书满天飞,而失学现象也远未绝迹……
  
  一些时候,在这沉重的压力面前,尊重变得格外奢侈和渺茫。和别的职业不同,教师实在太过透明,无法遁形于社会聚光灯之外。他们应该拥有神圣的社会责任,但他们也确实负担了本不该由他们承受的重压。
  
  眼下,要想让尊师不仅是一句口号,还得从为教师减负开始,还要各级政府有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比如,增加基础教育投入,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以期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占有的极大反差。
  
  尊师,必先重教,而重视教育,不能只喊口号,更要有切切实实的投入,物质的和精神的。唯如此,我们才能心无芥蒂地尊重老师,而老师们也可以在自己的节日更安心地享受鲜花和赞誉。
  
  要做科学发展观的破题文章,尊师重教,是最无法绕开的“文眼”之一……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