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2007-09-09
 比尔·盖茨在辍学三十年后,不久前返回母校哈佛大学,领取迟到的学士学位,以及一个荣誉博士学位。站在哈佛的讲坛上,这位全球财富偶像没有向他的校友大谈致富之路或者财富展望,他关心的是人类的根本问题,即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他说:“我离开哈佛的时候人类在健康、财富和机遇上的不平等大得可怕,它们使得无数的人们被迫生活在绝望之中。”他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关注这一根本问题,呼吁母校以各种方式鼓励最优秀的学生致力于解决种种不平等现象。他本人就是最好的一个榜样。长期以来,他以自己已经获得的财富和地位主动参与了消除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行动,他和妻子梅林达创立的基金会,为改善全球的医疗卫生和教育状况做了大量努力。

    五年前,美国《商业周刊》评选50位最慷慨的美国现代慈善家,他们夫妇以累计捐款256亿美金而名列第一,这些捐款已占了他个人财富的60%。比尔·盖茨还多次表示,在他的有生之年,要把自己价值400多亿美金的全部财富捐献给社会。在滚滚红尘中,他关心的不是财富的消耗、享受和继承,他的眼睛注视的是遥远而深邃的星空,他心中耿耿在念的是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他由此而获得的尊敬将超越财富本身。这位富可敌国却具有人类情怀、人类视野的顶级富人,他的一言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世界,他的示范本身就是力量。

    上个月,《中国青年报》曾公布该报和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富人的形象不佳。问卷要求7916名参与者在若干个正面、负面的词中选择三个词来形容现在的中国富人,排在最前面的三个词全是负面的,奢侈57.1%,贪婪52.7%,腐败47%。对富人来说,这三个词代表的绝对不是荣耀,而是耻辱,这三个词代表的不是安全,而是风险。财富的积累并不必然带来尊严,尊严是靠富人自己的言行赢来的。诚然这只是一次调查,结论不一定完全准确,却足以引起富人群体的警醒,如果他们不想躺在三个词中沉默、苟安,乃至自我欣赏,自我享乐,那么现在是要做出一些改变了,以行动来为自己正名。

    这次调查中,就有高达91.2%的人认为,富人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当基尼系数不断上升、越过国际警戒线,贫富分化成为当代中国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时,富人在整个人口比例中不足零头,却占有着超大份额的财富,用一位经济学者的话说,他们“在全世界都可以买最好的东西”、“不干活也能过得很好”。这个“先富起来”的群体到底能不能体现出更多的责任感,将他们掌握的资源更多地用于社会进步?在熙来攘往的如梦繁华中,他们可否偶尔抬起头看看星空,把目光转向人类的根本问题上来?这些问号不只是对他们,也是对一个古老民族的考验。当然,富人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并不意味着穷人就可以不承担社会责任,每个人都要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责任,而且有些责任是超越贫富界线的。

    比尔·盖茨的产生固然有他的文化土壤,他的同胞,同样的富人群体中与他有相似作为的不是少数,他们给世界提供的不仅是财富榜样,也不是慈善榜样那样简单,这一点,我们透过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的这个讲演就可以看到。或许有人会说,中美之间有文化差异,财富观不同。其实,这样的例证早已深植于中国本土的工商传统中,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将他毕生办企业所得几乎都回馈于社会,在南通举办了那么多的教育和慈善事业。荣德生在无锡办小学,办中学,办图书馆,直到风雨飘摇之时还要在太湖边办一个私立江南大学。千金散尽不复来,穆藕初捐巨款资助优秀学子到海外留学曾是一个佳话。陈嘉庚独资创办厦门大学直到财力耗尽,至今载在教育史。在早期的中国实业家中,财富不传子孙,而是致力于公益事业也曾是一种风气。饱受诟病的富人,如果要想改善形象,摆脱三个钉在他们身上的负面词汇,为这个社会尽更多的责任,也不是那么难,即便没有比尔·盖茨这个异国的参照系,也可以复活本土实业家的近代传统,在自己的传统中找到源头,富人可以是另一种形象的。(傅国涌)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