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安全帽 岂能承受生命之重?
2007-08-29

来源:中国网—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频道 据中央电视台617《每周质量报告》报道: 今年4,浙江一名建筑工人戴着安全帽,却被楼顶掉落的钢筋砸中头部身亡。这顶被完全穿透的安全帽轻轻一砸就破裂,用手一拉就能撕开一道口子。经调查,这是一顶劣质安全帽,是用垃圾废料制造出来的。

 

这起事故虽然只是一种意外,但假如,他所戴的安全帽安全的话,也许能保住一条性命。

 

这则消息让人深思:如此安全帽岂能承受得了保护生命之重任?

 

素有建筑工人性命安全的"护身符"之称的安全帽,其防护作用在于:当人们受到坠落物、硬质物体的冲击或挤压时,减少冲击力,消除或减轻其对人体头部的伤害。安全帽作为一种劳动保护用品,是工矿企业和建筑单位工作人员的必需品。

 

我们在一些建设工地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标语,"安全第一,请戴安全帽进入工地!"

 

人们只是注意是否戴了安全帽,而一般不会注意所戴的安全帽是否合格。《每周质量报告》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安全帽的质量必须引起重视!

 

我国对安全帽的生产实行的是许可证管理。

 

199081开始施行的《安全帽国家标准》规定,在每顶进入市场的安全帽上,应明确标注四项永久性标志: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制造年、月;生产合格证和验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

 

200591开始施行的《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明确要求,"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生产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

 

尽管有明确规定,但还是没有挡住这些劣质安全帽进入市场,进入厂矿和工地。原因就在于,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帽与"地下工厂"生产的安全帽价格悬殊很大,利欲熏天的老板为了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当然只会选择那些价低质次的安全帽。

 

可怜我们的工人兄弟,指望这些劣质的安全帽来保安全,结果是悲惨的。

 

或许不戴这种安全帽,在工作中也许工人会更加小心。从这个角度而言,这种劣质的安全帽,戴比不戴更不安全。

 

我们在谴责这些老板利欲熏心时,更关心如何监管安全帽的质量问题。

 

按我国《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规定,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正在实施生产假冒产品的场所、作坊,依法进行查处。即:当假冒产品还没有进入市场流通流域时,他们有权依法进行查处。进入市场流通流域后,由工商部门进行检查。进入厂矿和工地,由劳动监察部门进行督察。

 

其实,在劳动保护用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都有相关部门在把守,关键是要各负其责。同时,对于那些一味贪图便宜而忽视安全的老板,一旦出了事故,就要重罚,加大违规成本,要让这些人明白,贪小便宜的结果是得不偿失。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工种需要佩戴安全帽上岗的人员总数已达8000万人以上。安全帽作为一种消耗品,每年的使用量至少在5000万只以上。

 

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其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非等到群死群伤才引起注意,才来组织突击检查。

 

安全帽变"太阳帽"不是个笑话。

 

清除劣质安全帽不应止于专家提醒!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