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百灵网-长江商报
针对当下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有学者发表文章称“中国环保富人应先行”:认为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中国已经有一部分人的消费已经是炫耀性的,这种炫耀性消费造成了环境资源的巨大浪费和超额损耗。而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有必要在环保上“先行”一步。(8月23日《环球时报》)
这个建议在网络上得到了网友的追捧,不少人纷纷带着污染受害者的情绪,认为先富者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事实上中国当下的环保问题,并不在于哪个群体,而在于这样一种不健康的集体心态:人人都在谈环境污染问题,人人都意识到环保的重要,可大多人都只是从受害者角度来谈污染,抱怨别人如何污染了清洁的空气。大多人谈这些环保理念时,往往不是想自己首先实践这种理念,而只想为别人添加环保义务。
正是这种不健康的集体心态,侵蚀了人们的环保责任感。
“中国环保富人先行”的要求,也正是源于这种集体心态,认为穷人是富人奢侈消费的受害者,把自身置于环保责任之外,把环保义务添加给作为少数的富人,利用多数优势要求另一个群体先去环保。
有什么理由要求富人先去环保而自己随后呢?
中国当下的污染问题并非哪个群体制造的,而是源于一种集体施害,来自普通人那些庸常的恶:随地吐痰到随手倾倒垃圾,使用塑料袋到私车废气,乱砍乱伐到频繁使用空调。
随着环保理念的启蒙,国人越来越重视环保,可那只表现在私人空间中,如私宅装修的环保,吃东西讲究是不是绿色产品,有没有环保质量认证,喝水讲究是不是纯天然,在公共空间中的环保意识却实在很弱。
相比富人在环保上的“原罪”,大众那些庸常的恶一点也没有道德优势。
秋风先生在谈太湖污染治理时也说过这个问题,他说:民众固然是污染的主要受害者,但同时也不容否认,民众本身就是污染的制造主体。
人们会倾向于只把自己当做受害者,而故意忽略自己的责任。
更有大量民众具有搭便车的心理,指望其他人搞环保,自己则享受财富,太湖悲剧也正是因此而酿成的。要使太湖在可预期的未来恢复正常生态,真正的动力不在政府,而在民众那里。
所以在环保问题上,没有哪个人哪个群体可以推卸责任,没有谁拥有道德优越感。(曹林 北京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