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百灵网-中国食品工业网
希望“串通涨价”覆辙能让更多行协自警
从7月底宣布行业全面涨价,到昨日正式发表公开信向消费者致歉,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主演的这出“方便面涨价”闹剧,终于接近尾声。8月16日,国家发改委认定: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的行为,已经构成相互串通、操纵价格的事实。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相信,有关责任人员必将受到相应的惩处。
再回望近期以来凝结在此事件上的一些言论,不难发现,人们对一个逆市场而行的“联盟”既厌恶,又对其最终崩溃充满信心。
一个连合法性都正在遭受质疑的协会,竟欲操控市场价格,这让我们思考,一个行业协会,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它应该谨守什么职能区域,其他的行业协会,可从“行业组织不能干欺行霸市的蠢事”(8月16日新华社)的评价中,学习到什么。
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下,行业协会的价值,正在于它能以行业共同利益之名,对内和对外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共同利益的核心,对内在于让协会承载平台功能,在一个公平且受业内认可的游戏规则下使各方达成“备忘”,以化解利益分配中的冲突,避免恶性竞争;对外而言,则以行业利益代表的形象,与消费者及管理机构进行信息交流,维护行业的正当权益。
以本次方便面涨价为例。各种原材料涨价了,成本上升带来经营压力,企业谋求突围,也是正常的诉求。一些企业可能因为一些原因,对压力的感受更为强烈,因此它有提价的迫切需求,碍于市场份额的竞争,又不敢单方面提价。
通常,市场将重新洗牌。
行业协会这时该发挥的作用,应是协调各方的正常利益关系,以形成新的行业格局。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的做法,正在于它突破了职能的区域,幻想以协会之力达成企业间的“同舟共济”,消除单个企业单方面涨价的市场压力,而以集体涨价的形式实现全部企业飘红。
不同的企业面对经营困难有不同的诉求,为顺应一些利益要求,行业协会如此协调并寻求不符合市场理性的路径,其实是想在竞争面前煮一锅“大锅饭”。
对内协调这一步,显然它没有充分领悟到“共同利益”的内涵。而对外,公开宣称“经过三次会议商量”准备涨价,甚至定好涨价日期,包括成本压力等在内的理由,以一种貌似充分的面目,使消费者在与其平等博弈的时间与程序处于弱势。
可见,对外的信息交流,行业协会再次越过了其职能所赋予的角色定位。
实际上,另一些行业协会的作为却值得赞赏——8月份,广东、湖南、武汉等地的一些行业组织,联合发出倡议书,呼吁业内企业遵守价格法律、法规,严格自律。这些行业协会,是众多行业组织内的明智者,市场也正需要这样的清醒力量。
但愿这些明智举动能让其他行协有所启发,也希望串通涨价的行为能引起更多行协的自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