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最需要的不是洋店名
2007-08-18

来源:新华网-北京晚报

    包括全聚德、同仁堂在内的北京老字号公开在全球海选洋店名。

    支持者认为,合适的洋店名,能够帮助老字号们克服国际化道路上的语言和文化障碍。反对者表示,在国外,老字号的竞争优势恰恰就是其极具中国特色文化的品牌价值。

    其实,洋店名起好了,确实能够起到品牌推广的正面作用,完全不至于丢失“其极具中国特色文化的品牌价值”。联想、海尔的做法都验证了这一点。麦当劳到了中国要是非McDonald's不叫,估计不少人念着费劲、望而却步。

    不过,不少老字号现在生存都出现问题了,哪里还能向国际化道路迈得动腿!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登记在册的200多家京城老字号,生意兴隆、效益好的约占20%;效益一般、经营平稳的占30%;经营困难、效益差的占40%;难以为继、濒临破产的占10%。

    人们对一些老字号不太待见的原因很多,商品质量下降、品种单一、管理滞后、服务质量差是较常见的“通病”。曾经带外地朋友去某老字号吃馄饨,一次性塑料勺拉嘴,喝口汤满嘴味精味,拌凉菜看着也非常可疑,中年女服务员闲坐大堂家长里短,对顾客的要求充耳不闻。这样的所谓老字号,不先从内部入手,祛邪扶正、自立自强,那块中文的老字号招牌也只能是一块耻辱的烙印。就是把各国文字的洋店名各起一个,恐怕后果只能是自取其辱。

    老字号也有经营得非常成功的,比如同仁堂、全聚德。其实,老字号们应该自己组织起来,负责人定期聚会交流经验,把各行各业的特长进行“勾兑”,互帮互助,最后产生强强联合的效果。比如,全聚德里能不能做老字号绸缎庄、老字号药店、老字号文具店的史实展览?帮其他“兄弟”打了名气,自己也增添了传统文化气息。帮人就等于帮自己。

    所以,现在老字号们最需要的不是洋店名,而是强身健体,为老字号正名,然后互助互利。让几位先天壮后天强的兄弟起了洋名先去国际上闯荡,赚了好名誉,再大家一起赚外汇去。(侯江)

    迎奥运 北京邀请全世界共同翻译“中华老字号”

    四喜丸子=“四个高兴的肉团”(北京晨报图)

童子鸡:“还没有性生活的鸡”  

    外国游客来中国都很想品尝一下地道的中餐。为了迎接奥运会,北京很多餐馆都开始用双语菜单,而翻开菜单,“四个高兴的肉团”(四喜丸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麻婆豆腐)等却让外国客人摸不着头脑,让懂外语的中国人哭笑不得。

    走进北京大街小巷的餐馆,你很有可能会看到这样的菜单翻译:

   “蚂蚁上树”翻译成“一堆在爬树的蚂蚁”;

   “驴打滚儿”翻译成“翻滚的毛驴”;

   “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

    ……这样的翻译往往让前来就餐的外国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引起误会。澳大利亚小伙子麦迪文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在一家东北餐馆看到 “老虎做的菜(tiger dish)”时,吓了一跳,“老虎不是受保护的动物吗?他们怎么敢吃老虎肉呢?”

    中国菜究竟该怎么翻译?随着市民讲外语活动办公室近日就一批中国菜名统一翻译在网络上征集意见,中国菜的翻译一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改变上述状况,3日,中国科技翻译协会、北京老字号协会、美国翻译协会中文分会、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等在北京共同发起“迎奥运——传神诠释老字号”公益翻译活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