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真“热”了吗?
2007-08-17

来源:中国侨网-人民网

    中国是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世界各地出现“中国文化热”的同时,国内却有把老祖宗留下的根——“国学教育”给遗弃的现象。

    目前,在国内,国学濒临被遗弃的危险,由于缺乏系统的国学教育,国民的“国学水平”在一天天走下坡路:

  ——2005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当主持问及“2005年是六十花甲子的什么年”时,却把一位参赛的硕士生难住了。这个连老农民都能回答出是“乙酉年”的简单问题,却问倒了今天名牌大学的硕士生,不可思议!令人深思!

  ——当前国内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汉字、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国书法、诗词、对联、传统艺术(如京剧、戏曲、昆曲)等很多"国粹"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

  ——近年来,不少中小学生熟悉电脑打字,却写不好中国汉字;会上网聊天打游戏,却很难写出象样的作文;对西方文化津津乐道,对中华文化却所知甚少;考上大学,却没看过或看不懂中国古典名著,即使是中文系的大学生,通读过四大名著的亦寥寥无几,对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楚辞汉赋和诸子百家等文化典籍更是鲜有涉猎,甚至有大学生无知到以为《聊斋》只是一部电视连续剧而不知其居然是一部文学著作的地步。至于历史上的很多大学者,更是一问三不知——-他们只晓得苏东坡、杜甫、李白、李清照等有限的几个经常在中学课本上出现的名字,国学典籍阅读对他们来说几近空白。

  ——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呈衰微之境。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人正在被“美化”、“韩化”。清明、端午、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不少国人津津乐道或是习惯性地把目光向外投,沉迷于看好莱坞大片、韩国电视剧,过圣诞节、情人节,吃麦当劳、肯德基。

  国民“日益淡化和忘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忽视国学”、“国学水平低”的反常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