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为何变成“葬礼”?
2007-08-15

来源:百灵网

    采用传统工艺修建大桥,不是儿童玩的积木,歪了斜了可以推倒重来。

  8月13日下午4时40分左右,湖南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境内凤大公路(湖南凤凰至贵州铜仁大兴机场)堤溪沱江大桥突然垮塌,目前已确认造成14人死亡,22人受伤(据《贵州都市报》8月14日报道)。另据央视报道,有65人失踪。

  谁能想到,就在事故悲剧发生的当天上午,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凤大公路建设进入“收官”阶段》的消息发在湘西州政府网醒目位置,其中不乏“骄阳似火”、“建设者们的热情也更加高涨”和“争创全线优良工程,为50周年州庆献上一份厚礼”的“激情”文字。

    沉甸甸的“厚礼”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只有数秒钟就变成了一堆石头。冰冷的石头下,不知还掩埋着多少难以瞑目的施工者。

    “厚礼”是如何变成“葬礼”的?我们有必要透过这惨烈血腥的事故,去深入追查,给死难者亲属和社会一个交待。

  在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还没有整体垮塌前,它恐怕是当地的“形象”和“骄傲”。“该桥采用传统工艺修建,每跨65米,全长260多米,高42米,横跨沱江。整座桥梁气势宏伟,古色古香,十分契合古城整体风貌”,都是当地媒体“献”给它的溢美之词。

    采用传统工艺修建大桥,不是儿童玩的积木,歪了斜了可以推倒重来,很显然必须科学掌握建筑力学的重心及稳定性,来不得一丁点的偏差和谬误。否则就是造成特大死难事故的“罪魁祸首”。

    堤溪沱江大桥的施工,如果仅有“为50周年州庆献上一份厚礼”的“爱州”情结,而缺乏“施工安全人命关天”的“爱民”意识,这样的悲剧注定还会不断上演!

  “献厚礼”不是盲目的“赶、比、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献厚礼”,往往就是悲剧的“邻居”。

    “没有条件”,应该“创造条件”,如此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建筑观”。

  和堤溪沱江大桥一同埋葬的,仅仅是跌进死亡深渊的施工者吗?

    在交通厅厅长频频出事被人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交通系统被形容为让许多高官跌入深渊的“百慕大”的今天,质问“厚礼”是如何变成“葬礼”的?

    我们同样有理由用“疑罪”的平民眼光看待这一特大事故。但愿“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外交辞令”,它应当是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准确砸向事故原因的“三寸”和“命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