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砖窑”事件后的干部作风问题
2007-08-14

来源:人民网

  

                       国家联合工作组“黑砖窑”事件新闻通气会现场

  8月13日,国家联合工作组“黑砖窑”事件新闻通气会在太原召开。会议通报了山西“黑砖窑”事件查处工作的成效和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并就防范类似问题的发生推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具体举措。

  至此,“黑砖窑”事件当可告一段落。但围绕“黑砖窑”事件发生的原因,特别是关于干部作风建设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思。

  由此不禁想起,前不久山西于幼军省长关于“黑砖窑”事件滋生原因的剖析。他在调研“黑砖窑”问题中发现,个别部门和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反思不深刻、整改措施不得力,对此当场提出严厉批评:一些干部对非法用工、无证照经营以及拐骗及强迫农民
工劳动、使用智障人员和童工等危害群众切身利益、损害人格尊严的行为麻木不仁、熟视无睹,成为滋生“黑砖窑”事件的温床。

  的确,某些人的麻木不仁,是“黑砖窑”事件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把视线从“黑砖窑”事件收回,转到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在有的地方,麻不不仁正成为腐蚀干部作风、离间党群关系的一股歪风。

  群众前来办事,办事人不在,任群众苦等而漠然视之;只开一个窗口,任顾客排长队而无动于衷;井盖丢了,任行人跌落,群众来电反映也迟迟未见动静;群众反映一些矛盾和问题,不是踢皮球就是置之不理;下乡看百姓生活拮据,日子清苦,心中波澜不惊;群众生活饮水、田地灌溉成问题,听之任之,多少年也不见解决……凡此种种,都是麻木不仁的表现。

  干部是人民公仆,但为何一些干部对本属分内的职责不去履行?他们的时间和精力用到什么地方去了?是什么让他们变得麻木不仁?

  密切联系群众,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许多干部都说得挺好,但在一些官员那里,对群众的感情生疏得差不多了,把群众的事情忘得差不多了。有的干部心里不仅没有群众,甚至变得连正常人所具有的怜悯心都钝化了。不把群众的冷暖安危记在心上,不把群众的急迫事、紧要事放在头等位置去解决,甚至做出种种与民争利的事情,还谈什么重视民生?还谈什么对群众有真感情?所有的只能是麻木。

  有的人麻木得连做人的基本道德与人性都没有,原因不在于他们天生就不想为百姓办事,而在于把主要精力用在谋取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及自己的私利,或一切以有利自己升迁为原则,忙碌于各方应酬联络,忙碌于树“形象”搞“政绩”。
如此,把群众的事就放在了一边。

    因而,他们一方面是不作为,对于己无益之事置若罔闻,一方面则是对于己有利之事积极介入胡作为、乱作为。这就是一些人的“选择性作为”的基本法则。

    在今天,这种“选择性作为”的特征是:想干时,或强调不干的严重性,或强调是职责所系,以掩盖其真实目的;不干时,则基本失语,或视而不见。

  还有的人麻木在于,官当的有一定年头,磨得世故圆滑,练得一身“太极”功夫,就是责任心付诸阙如。认为多干事多出事,少干事少出事,不干事不出事,而不出事就是平稳,不出事就是亮点。有利可图的事能揽则揽,吃力不讨好的事能推就推,分内的棘手事、麻烦事能化小化无最好,不能则能拖就拖、能捂就捂。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或从容避过,振振有词称非分内事,却全然忘了自己还是党的干部。

  麻木不仁,误国殃民。
对那些麻木不仁的干部,道德要求与教育教化常常如同拳击棉花,他们习惯了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甚至对道德与教育都变得麻木不仁了。

    对这样的干部,或许只有严密的制度、公正的法治才可能刺激他们麻木的神经。而让问责变得经常,让监督起作用,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促使干部们认真履责,改变一些人的麻木不仁现象。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