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还要解救多少黄文帝?
2007-08-13

来源:东方网

    “西安交大的招生老师把我女儿坑苦了!”日前,石家庄二中一名考生的父亲崔先生说,“我的女儿考了643,连推荐表都和他们签了,他们也盖了学校招生办的章,但最后还是被交大忽悠了!”谈起女儿的不幸遭遇,崔先生难掩一腔愤怒。据报道,由于西安交大的招生老师在河北敢“承诺”,工作“做得细”,造成不少640分以上的考生扎堆报西安交大,结果不少考生高分低就。(8月11日《燕赵都市报》)

  我对此事的看法,是应找教育部解决。这么说,并非全无来由。

    不禁想起此前引发舆论热议的“重庆文科状元黄文帝险遭落榜”事件。清华大学在重庆并无文科招生计划,却以重奖出击,欲掐黄文帝之尖;而黄文帝听信其言之凿凿,哪家志愿也不报,专候清华录取;结果清华力有不逮,教育部居中协调,北大以增投计划录取。------“高考状元落榜”这一“或许恢复高考三十年来对高考制度的最大讽刺”才为化解。

    而在我看来,这也不过是权宜罢了。无招生计划而录取清华,自然不合程序;而未填志愿,即为北大录取,难道不也是基于特权,而有失公平吗?

  而河北省一些高分考生为西安交大所忽悠,听信“承诺”签下“包录状”,结果因水涨船高,分数线上扬,终致堕入高分低就的境地,也不过是“黄文帝——清华”一事的翻版罢了。

    说是该找教育部解决,不过气话罢了。

    一则,“黄文帝方式”,本就基于特权,并不公平;二则正如该则报道所显示的,纵使“解救”了一个黄文帝,而在黄文帝背后,更还站着N多个“崔文帝”、“袁文帝”、“张文帝”、“李文帝”……即令如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下去,何处才是个尽头?

    教育部恐怕也忙不过来吧!——“解救”呢?相对其他考生不公平;不“解救”呢?相对黄文帝不公平!这也可真如何才是个好呢?

  所以,归根结底,我看治本之策,还是对当前的高招体制进行改革,破除建立于行政性垄断基础上的高高在上的“点将式”计划录取方式,予考生充分的报考自主权(相应的,也就是予高校充分的招生自主权),使考生和高校,二者能够进行充分的平等博弈、双向选择,以至出现国外或者解放前那样考生可以同时手拿几份录取通知书择一而上的局面。

    如此,才能有效保障考生权益,免致出现“一到招生时,各高校四面出击抢生源,一旦考生落选又没人负责”(高校也输了信誉、社会形象)、教育部门纵使有心救火也只会救不过来的共输局面。

  当然,如此解决方案,也还端赖教育部之壮士断腕,践之于行;所以说,找教育部解决,也并不谓错!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