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新京报
安徽省人事厅官员日前表示,徐文艾事件发生之后,政府随即下发文件,禁止公费出国(境)培训团由旅游部门或旅行社渠道来承办或转包。目前专门从事公务出国服务的旅行社全国已有上百家。为了给公务游“减负”,旅行社实行“一条龙”服务,从安排行程、办理邀请函到代写出国申请,出国回来后还代写考察报告。(8月9日《南方都市报》)

资料漫画:公款旅游
有人会说,因为存在制度漏洞,因为不健全的监管制度为公费出国旅游提供了腐败机会,商人才会敏感地抓住制度漏洞,从而竞争公费出国服务市场。
确实,问题的根本出在制度上,出在公共财政的失控上。但我总感觉民间社会这种客观上的积极“挺腐”让人很不舒服。
提到反腐败和滥用权力,似乎是人人痛恨人人喊打,每个公民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上都与腐败誓不两立。但从旅行社的“挺腐”来看,高调的反腐意识在有些人那里其实只是一种优美的姿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就非常功利和务实了,变得没有了公民原则:如果腐败伤害到了自己,直接损害到自己的利益,那就狠狠地反、激烈地批判,似乎人人都是反腐斗士。
但如果腐败能给自己带来好处,那就不仅不反了,还会积极地去利用腐败、配合腐败、开发腐败,甚至诱惑腐败、参与腐败。
这种“挺腐”意识表现在许多方面。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芜湖市纪委、监察局等几个部门下发的“禁吃禁酒令”成功地止住了干部们的公款吃喝风,却因为“使餐馆的营业额明显减少”遭遇到了民间阻力。40多家餐馆业主联名表示:“禁吃禁酒令”阻碍了下岗再就业,阻碍了农副渔等产品的繁荣,阻碍了电、气、水、交通等工业产业的发展,不是一个科学的决策。
我们似乎都是善良的人们,似乎我们都极端讨厌腐败,可很多时候,当自己参与某种利益分配时,却像上述一些商人和旅行社那样,“想腐败者所想、急腐败者所急”,把腐败者伺候得非常爽。
以私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来决定反腐态度,这种惟利是图的“挺腐”意识会不断地自下而上地破坏反腐成果。
在反腐问题上,制度要自上而下的完善,这种不健康的功利反腐意识也得自下而上地改造。(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