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门新闻网-江门日报
日前《江门日报》报道了我市鹤城腐竹一举摘除全省打假重点区域帽子的消息,跟着即有时评文章开展热议,颇受启发。笔者以为,在这里再说两点打假摘帽的启示,很有必要。
提起鹤城腐竹,曾一度成为市场上劣质商品的代名词。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综合整治,产品质量是越来越好,今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抽查20批次,产品合格率达100%,着实可喜可贺。我们可以从鹤城腐竹“一起一落”个案中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一:不讲诚信终有一天要为此付出代价。
据介绍,鹤城镇素有“腐竹之乡”美称,前几年全镇就有腐竹加工企业193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驱动下,鹤城镇部分腐竹生产加工企业环境恶劣,滥用吊白块、硼砂等非法食品添加剂,腐竹的产量是增加了,但质量却很成问题。
2004年3月,省打假办对鹤城腐竹生产的情况进行了查处和曝光,并将鹤城列入省打假重点地区,鹤城腐竹的声誉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曾一度令不少消费者对鹤城腐竹敬而远之,心有余悸。
就是这样,拥有百年历史的鹤城腐竹产业走进低谷,不仅企业名声一落千丈,且减少收入数千万元。这就是造假让他们自己品尝到的苦果。
启示二:诚实守信才是商人求财致富的正当渠道。
所有的这一切给鹤城腐竹生产业主敲响了警钟,整治工作引起了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鹤山市采取“全面停业,逐一整治,达标复产”的措施,并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联合攻关,研制新的腐竹生产添加剂和新的生产工艺,开发“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改造传统腐竹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并通过省卫生厅的审核和国家卫生部审批,填补了国内腐竹生产添加剂及标准生产工艺的空白。
接下来鹤城镇规划开发了一个100多亩的腐竹生产工业园,建设标准化腐竹生产槽500多条。经努力,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每年经质监部门检验,合格率均达100%。
目前该镇日产腐竹40多吨,产量占了全省的一半,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漂洋远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有效地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据统计,鹤城镇年平均产腐竹4500吨,年平均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
信用和诚信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们应该从鹤城镇腐竹生产起落过程中得到有效启示。(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