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发展论坛
网友关注话题 河南专家:日本"天价大米"入市 原是我淘汰品种
十年前,日本“越光”牌大米曾因品质问题被我国市场淘汰,而在今年七月底,该品牌大米再次进入中国市场,每公斤售价高达99元,仅销售首日,北京、上海两地就各销售出日本大米300袋和500袋。相比之下,国产“黄金晴”牌大米的品质远高于“越光”,市场价格却每公斤仅4元。(来源:河南报业网)
【论坛热贴】每公斤99元!曾被淘汰的日本大米又天价进入中国
日本“天价大米”进入中国 曾被原阳县淘汰
■商报记者:王海圣
●2007年7月底,日本“越光”牌大米进入中国市场,每公斤售价99元
●原阳县农科所称早在10年前,就引种过“越光”,因其品质不如“黄金晴”而淘汰
日本产两种大米在中国甫一露面,即引发市场哗然。
让市场哗然的是其价格——每公斤近100元,比如两者中价格较高的“越光”牌大米每一小袋(2公斤)198元,折合每公斤99元。
然而7月31日,商报记者采访原阳县农科所所长李兴启时意外获悉,10年前,原阳县农科所即引种了日本“越光”大米,因不理想,两年后将之淘汰。
但和被淘汰的“越光”截然不同的是,“黄金晴”的市场价格每公斤仅4元。
【事件】
日本“天价大米”进入中国
中国是于2003年2月对日本大米关上大门的,当时,中国采用新的检疫制度,按照新的检疫标准,发现进口的日本大米中有日本特有的害虫。
而禁止进口之前,日本每年向中国出口大米的数量仅数吨。
这之后,因中国属世界最大的大米消费国,日本一直希望中国恢复进口。在日本方面努力下,2007年4月11日,在日本东京,日本前任农林水产大臣松冈利胜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就恢复日本大米对华出口正式签署协议。
与日本方面签订首单大米进口合同的是中国的中粮集团,为独家代理。此次中粮集团进口的日本大米品种分别是日本新县产的“越光”和宫城县产的“一见钟情”,共24吨,总金额为11万美元。
中粮集团在国内选择的销售城市仅北京、上海两地,各12吨。7月26日,经过布点,日本大米在北京、上海两地开始销售。
这是一次让见多识广的媒体记者大感惊讶的销售,原因在于“越光”零售价为每袋(2公斤)198元,“一见钟情”为每袋(2公斤)188元,分别折合每公斤99元和94元,相对于中国产大米,这是抬高了10~30倍的定价。
次日,两地媒体均以“天价”为题,刊发了新闻。据报道,销售首日,北京、上海两地各销售出日本大米300袋和500袋。
【算账】
对利润的追逐诞生了“天价”?
7月31日上午,就“天价大米”,商报记者在郑州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表示出了很大的好奇,纷纷询问“为什么这么贵”,然后他们表示“吃不起”。
说自己“吃不起”的消费者众多,商报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发现,对“天价大米”表示不理解的无以计数,有些论坛的帖子甚至跟了数百个。也有帖子写到“日本大米品质优良,卖这么贵很正常,为啥不买?”但更多网友则对“天价大米”进行了痛斥。围绕吃不吃,相差悬殊的两个阵营争执火热。
仅销售首日,北京、上海两地就各销售出日本大米300袋和500袋,那么,是谁消费了“天价”大米?
据两地媒体的跟进报道,大概框定的消费群体为已回国的日本留学生、日籍员工、日本饭店、想尝鲜的国人等。
中粮集团对媒体的说法也是,日本进口大米将主要定位于中国国内以大米为主食的大型城市的高端消费者,零售价是在综合了日本的成本价、运费、关税及风险因素等基础上制定的。
7月31日,商报记者两次致电中粮集团获悉,鉴于首日销售情况很好,不会降价销售,而接下来,中粮还有扩大销售的打算,但主要针对沿海发达城市的富裕阶层。
商报记者据此算了一笔账:本次中国自日本共进口大米24吨,金额11万美元,也就是每公斤大米为4.58美元,如果按当前汇率7.60元人民币兑1美元计算,进口的成本为34.81元/公斤,但终端的销售价格则近百,利润不言自明。
【网友评论】
来自:218.90.161.*
这个进口大米的价格的确太贵了,国人实在没必要跟风搞这种奢侈消费。既然还没咱国产的品质高,还不如省下这些钱捐给山区的孩子读书呢!
来自:58.61.90.*
日本的大米为何能卖这么高的价钱?就连日本外相都说“日本大米在中国卖得比日本还贵”,为何国人还甘心“挨宰”?恐怕这和部分国人追求“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消费心态分不开。
来自:58.61.90.*
中国还没富裕到能让人人都吃上天价大米的程度,不如国内大米品质好却能卖出高价,难道买的人都是傻子?这种大米无非迎合了部分人“炫富”的心态,国人还不如放下这种炫耀式的消费心理,多支持一下国产大米。
来自:222.143.253.*
“黄金晴”虽然已在市场上存在多年,但恐怕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和“天价大米”相比,我们的产品知名度为何这么低?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和营销手段,如此优质的大米在国内都没有打开销路,何谈出口创汇?
来自:202.238.90.*
每公斤99元是什么概念?原阳县的“黄金晴”品质远超日本“越光”,为何每公斤的出口价格仅4元?看来,这日本大米的价钱是贵在包装和营销上了,要不然被我们淘汰的产品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
来自:192.172.149.*
销售首日,北京、上海两地就共卖出了800袋,试问:这么贵的大米到底适合谁的胃口?有几个普通百姓消费得起?如果是自己掏钱消费自然无可厚非,就怕这大米也成了一些人行贿的工具,或者成为公款吃喝的对象。
来自:222.179.54.*
日本大米能售出这么高的价格,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应该学习日本企业经营品牌的意识和营销思路,现如今,好酒也怕巷子深,只有农业走上品牌化的发展路子,我们的大米也能在国外卖上“天价”。
【网友辣评】:九十多元一斤的大米能"米西"出20倍的幸福感?
在我的印象当中,国内畅销的河南产的黄河米、东北大米和江苏的大米等都很好吃,也很有名气,但是这些大米就是否与日本国的大米有这么大的反差?难道日本的大米就真的比国内的大米好那么多倍吗?
我们常听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次又知道了外国的大米就是香。哎,既然不是北京和上海的富人,就不妨说一些吃不到葡萄认为葡萄酸的话来。
真不知这些代表13亿国人“米西”日本天价大米的同胞们,从这泊来的天价大米中能品出什么味道?是否就真的如这些大米的价格一样,吃出20倍于国产大米的幸福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