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新火炉城市”烤红了谁的脸
2007-08-01

来源:新华网-发展论坛

各地高温频现 引发新旧“火炉”城市称号之争
 

7月20日,福州最高气温达39.8℃,家长给小孩冲水降温。 新华社发

    近日,凤凰卫视著名的气象节目“凤凰气象站”中,气象员评出了新“火炉”城市的前三名,它们分别是福州、广州、杭州,至于老四的位置,还有待定夺,老“火炉”武汉、重庆以及“新丁”上海、济南都是候选大热门。

    此前,重庆、武汉和南京曾陆续宣布拒绝“火炉”称号,并禁止媒体报道使用“火炉”称号。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旧“火炉”正想尽办法要摘掉帽子的同时,新一轮的四大“火炉”城市的评选却如火如荼,一些城市甚至在大声疾呼:“为何‘火炉’不算我?!”

    旧“火炉”纷纷放弃称号

    在地理教科书上,中国的“三大火炉”是指重庆、武汉、南京。因为数据显示,南京、重庆、武汉、南昌等城市每年的高温日数量的确居于前几位——这四大城市气温35℃以上的日子,平均每年有19.3天,37℃以上的日子平均每年有4.5天;夜间最低气温28℃以上的日子,平均每年有13.2天,最低气温30℃以上的日子平均每年有1.9天。

    但上世纪70年代,著名气候学家乔盛西就曾提出重庆、武汉、南京“三大火炉”名不副实,他通过“横向对比”,列举长江流域的安庆、南昌、长沙、衡阳、郴州等城市,夏季炎热天数与酷热天数均超过“三大火炉”。

    2004年7月,武汉气象部门率先拒绝再称“火炉”。同年11月,重庆市外宣办正式向外公布:“火炉”之称已与重庆的气象条件不相称,正式弃称“火炉”。

    重庆、南京、武汉三地气象部门认为,“火炉”之称决非当地气温高而得名,而是城市地理位置特殊、知名度高造就了传统的“火炉”。

    气象专家也认为,无论是夏季最高温度绝对值,还是平均温度相对值,三地在全国范围中都不算最高的。

    从气象学来看,近10年,全国存在的集中高温区,一个在华北,另一个在华东;另外,东北、西北、华南地区局部也常出现高温中心。“三大火炉”全部没在高温区。

    新“火炉”评选要依数据

    “‘三大火炉’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的确没有科学的定义,气象学家需要从具体温度中找依据。”有专家认为,新选“火炉”要依据气象数据。

    另外,高温地区也是变化着的,比如今年的杭州就较往年温度高,且持续时间长,但人们并不把它冠以“火炉”的称谓。因为要界定所谓的“火炉”,至少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到目前为止,谁是新“火炉”城市,一直没有一个准确、具体的说法。“新火炉”何时上岗当然也不得而知。

    今年超40℃、超38℃高温的城市包括福州、杭州、上海、石家庄、西安、济南、郑州等,但就此给它们戴上“火炉”的帽子,在科学上是不公平的。

  旧“火炉”特点

    武汉:

    江城武汉可称“一代炉魁”。此地江河湖泊众多,水汽大量蒸发,团团热气将整个城市罩住,一方面减慢了地面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汗出如浆,闷热难耐。这种湿热,恐怕连广州人都怕怕。1934年某日武汉41.3℃的纪录为江城夺得“炉魁”之称。

  重庆:

    受地形所累而成为“渝炉”。

    今年重庆的气温与北方的高温相比稍显温柔,6月初的强降雨更冲去了几分暑气。不过,重庆人韩先生说:“重庆的招牌菜是7-8月份的伏夏天,压轴戏是9月的秋老虎,今年的高温还未开始。”

    重庆因降雨渐多而“摘帽”。

    专家解释,山城夏季多雨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排放物(二氧化硫、微小粉尘等)的增加影响到太阳辐射,导致了降水量提升,高温日相对减少。”这样的“人工降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污染的“补贴”吧。

    南京:

    南京深得江南“夏九九”的精髓:扇子勿离手,出汗如出浴。宁沪两地高温堪称伯仲,不过上海临海地形让南京自叹不如,“因为海陆间气压差,上海的晚上比南京凉爽很多,虽然两地日最高温差不多,但是日平均温度上海就比较低。”南京大学大气系钱教授解释说。

    南昌:

    在历史上,重庆、武汉、南京的前三把“火炉”交椅坐得稳当,“第四火炉”归属则一直存在争议,南昌、济南、上海、广州等地都曾榜上有名,最终南昌胜出。

    2003年夏,南昌有22天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9.7℃,地面最高气温超过60℃。市民们纷纷跳进赣江消暑,江上每天呈现千人共泳的壮观场面。当年11月已是深秋时分,南昌某日最高气温竟达31.2℃。眼下“火炉”城市纷纷要求摘帽,只有南昌至今尚未提出申请。

    候补“火炉”

    济南:高温逼得学校停课

    7月28日,济南市最高气温已超过36℃,这是自7月18日“暴雨倾城”以来,济南遇到的首个高温天气。29日,济南市最高气温也高达35℃。

    其实,济南气温最恐怖的数字出现在6月23日,40.9℃!而今年济南持续出现36℃以上高温天气的时间,也创下了历史纪录。

    6月22日,济南市教育局曾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到高温红色警报解除前,小学全天停课,初中上午上课,下午停课。这已是济南市教育局第二次发出类似紧急通知了。

    上海:气温创下133年来新高

    昨天是上海的第21个高温日,上午上海中心气象台就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昨天,上海的最高温度更是达到了39.6℃,在上海的气象史上,这样的高温天气只在1944年和2003年出现过。

    在7月5日之前,上海连续出现11天高温,且连续5天超过38℃。4日平均气温更是创了133年来新高。7月6日,上海虽然迎来了持续高温后的首场降雨,但雨水一过,高温天气马上来了个回马枪。据预测,本周高温天气还将持续,最高气温仍然在38℃左右。

  新“火炉”特点

    杭州:26天连续高温

    昨天,浙江省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出现37℃以上,局部40℃的高温天气。而早在7月5日,杭城的最高气温已经蹿到了39.3℃。截至昨日,杭州高温天数已达26天,且气温上升势头不减。

    杭州市政府已经打开了防空洞供市民纳凉。另外,由于目前杭州的用电形势已经无法同时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7月5日起,市政府紧急将用电预案从先前的C级直接跃入E级,所有工矿企业实行“停四开三”,为居民日常生活让电。

  福州:连续31天高烧

    截至7月30日,福州市已连续31天最高温度在35℃以上,超过了1956年(26天)和2003年(24天)两个历史高温年份,创下了自1880年该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高温天数的最高记录。据气象部门预测,福建省的高温天气还将持续。

    至于最高气温记录:2003年,福州的气温曾达到40℃以上,全省的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67年7月,宁德福安43.2℃。

    广州:今年高烧日破纪录

    副热带高压脊在华南上空已经盘踞了大半个月之久。昨天广州36.5℃的最高气温,使广州今年7月至今已有20天录得35℃以上的高温,还将2003年7月录得的17天的高温天数纪录抛在后面。

    气象台还预计,这种晴热天气还将持续。

    网友议“炉”

    【Q】151613××:若想当选,多买汽车,多砍树,多开空调,估计离四大火炉就不远了。

    江汉大盗:南京绿化搞得好,保护环境措施得当,气温也降下来了,“火炉”这名称不适宜了吧!

    南瓜豆丁汤:晕了,济南本来就是火炉啊!这几天都连续好几次橙色高温预警信号了!这个也拿来争啊?!

    浙江人在青海:怎么不争?这个年头能排上号就是好事情!

    221.232.167.*:郑州最近6天连续高温36℃以上,最低气温都在30℃,郑州是新的“火炉城市”!!!

    60.216.87.*:哎呀吗呀!傻呀!谁说济南不是火炉?这两天济南热得和南京一样——hot!hot!hot!说济南不是火炉,你过来感受感受!热死你!

    220.113.195.*:福州连续拿了2003和2004的火炉之冠,这两年情况好一点啊!!

    【Q】:呵呵,那我支持福州当选。(记者 徐静 实习生 刘芳)  

    【网友评论】  

    来自:60.31.3.*  

    被称作“火炉”城市意味着这个地方绿地覆盖率低,热岛效应强,环境污染严重,城区规划不合理,这并不是一个美称,为什么那么多城市还要乐此不疲地去争取呢?

    来自:218.87.93.*  

    干什么都有个“名分”,而且现今不论好坏,是热门的就要争,连“火炉”城市的评选也如火如荼。真想知道组织这项活动的人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难道让居民忍受酷热也是标榜城市形象的一种方式吗?

    来自:59.45.123.* 

    “ 火炉”越多说明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恶劣,人们不应该视若无睹,更不应该利用这种反常的天气现象去争什么虚名。当地政府应该担起责任,运用各种手段去改善城市环境,例如提倡居民楼顶绿化,开展城区植树种草活动,这些计划都可为城市吸走许多二氧化碳,带去不少热量并且美化城市,这样得民心的工程何乐而不为呢?

     来自:59.45.123.*   

   `争当“火炉”城市更反映了拥护者环保意识的缺失,对他们而言,名气远远胜于民意,宁当“火焰山”,不做“绿凉城”,但可悲的是,哪里会有孙悟空为他们借来芭蕉扇,还这个城市一片清凉呢?

     来自:221.237.51.*   

   我希望将来“火炉”这个对人类生存不相容的名字能够被摘帽,让每个城市都变成环保城:人人争着环保,政府多植树、多营造绿地,使每一个角落都有草坪大树 ,让适宜的温度相伴每个城市。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