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涉嫌“价格联盟”市场冷对方便面能走多远?
2007-08-0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30日电(记者张舵)北京律师邱宝昌30日向新华社记者表示,他已经通过电子邮件形式致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近期一些主流方便面厂商集体涨价行为提出质疑,希望发展改革委对其合法性给予认定。详细<<<

     商务部:政府密切关注方便面涨价一事

    25日,是所谓方便面提价的前一天。记者在北京几家商场和超市采访时发现,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对于媒体报道中风雨欲来的新一轮提价,却是反应平平,并未出现抢购囤积的现象。详细<<

    新华网天津7月30日电(记者张泽伟 张兴军 韩冰)近日,各主要方便面生产商纷纷以原材料涨价、成本上升为由,调高了方便面销售价格。虽然各界人士对此次方面便涨价颇有争议,但目前来看,多数消费者对这一消息反应平淡。

    集体涨价涉嫌“价格联盟”

    此前几天,有媒体披露,“方便面7月底前全面涨价”。7月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郑州天方集团研发中心一位负责人证实了这一消息,并明确表示,此次方便面集体调价是“由协会统一组织的”。

据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中旬,在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的组织下,国内20多家方便面生产商在郑州开会,讨论涨价时间和涨价幅度。会议以“华龙”“白象”等中低档方便面厂商为代表,“康师傅”“统一”等高档方便面厂商参与,参加会议的企业在全国市场覆盖率达到95%。

    经过折算,记者发现每种方便面涨幅在20%-40%之间。另外,由于“康师傅”“统一”等高档方便面在6月份已经实行了涨价政策,此次不再涨价。

    尽管成本上涨是不争的事实,但此次方便面集体调价仍然招来众多质疑。在此消息刚刚传出时,就有法律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此次方便面调价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在于涨价这一事实本身,更主要的则是因为其集体性上调,“集体涨价涉嫌垄断和操纵价格”。

    天津赢彧律师事务所的潘海涛律师认为,方便面行业的入门较低,竞争充分、激烈,本不容易形成垄断。评判方便面涨价是否是垄断行为,关键看行业组织扮演的角色。如果在原材料涨价压力之下,方便面的价格有必要提高,也应该由生产企业依据经营成本以及市场需求进行合理调整,而不应通过行业协会来统一协调。

    有“搭车涨价”之嫌

    作为全国最大、占市场份额约44%的“康师傅”方便面,因首批参与涨价受到关注。“康师傅”称:涨价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无奈之举”。

    据介绍,棕榈油及面粉为方便面的主要原料,目前棕榈油价格持续攀升,今年5月份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4%。而占方便面成本三成的面粉价格也由去年的均价2.04元/公斤,上涨到现在的2.16元/公斤。辣椒、蔬菜、肉类等原材料也都在上涨。据业内专家估计,“康师傅”因为原料的涨价每个月的总生产成本将增加2000万元。

    本来,成本上升引起的价格波动乃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一些业内人士称,方便面企业夸大了原材料和成本上升的作用,并且产品调价幅度远大于成本上升幅度。

    据白家粉丝公司给多家媒体的一份声明称,棕榈油、面粉、辣椒等涨价幅度只有约10%,而市场上一些方便面的涨价幅度却高达40%。

    据了解,棕榈油约占方便面总成本的18%,今年年初棕榈油平均价格为6000元/吨,上半年曾经达到8000多元/吨,现在又回落到7000多元/吨,价格上升约17%,约影响总成本增加2%。面粉占总成本的30%,今年面粉的价格从每公斤2.04元上升到2.16元,上升6%,影响总成本增加2%。

    有关数据显示“康师傅”的运营状况不仅良好,业绩还有大幅上升。

    因此,此轮方便面涨价,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直处于激烈竞争的方便面行业,在全国菜价、肉价、蛋价等上涨之际的一次“借势之作”。

    涨价时机不是太好

    相比法律人士和生产厂家的观点,有关政府人士的看法相对中立。河南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处处长刘成庄表示,首先,在当前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的前提下,方便面涨价有其合理的一面;其次,涨价可能走不了多远。

    刘成庄解释说,因为方便面是一个供求总体平衡的产品,而且不像生猪生产还需要一定的周期,如果涨价超出预期,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其他食品,由此导致产品滞销进而回调价格。另外,在当前粮食储备丰富、粮价总体平稳的情况下,方便面继续上涨的空间也不会很大。

    刘成庄还指出,经过此前鸡蛋、食用油、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刺激后,消费者目前对物价上涨很是敏感,此次方便面集体调价一方面给人以跟风涨价嫌疑,另一方面还有可能遭致大家的抵制,因此“涨价时机不是太好。”

    市场反应平静

    与有关各方旗帜鲜明的争论相比,多数消费者对于方便面涨价这一消息反应平淡。26日在郑州易初莲花超市,在一家商贸公司工作的温女士告诉记者,方便面涨价对她影响不大,“我不是经常吃方便面。”河南新乡市民陈先生的分析颇有代表性,他认为,方便面的主要消费者是大学生、单身一族以及流动人口,这次调价对这部分人可能会有所影响。

    记者在天津各大超市发现,方便面价格并非“集体上涨”,一些品牌已经涨价几周,一些品牌接到了涨价通知,正在赶制新价签,而一些品牌仍处于观望状态。

    在天津开发区一家“乐购”超市,“康师傅”各类型袋面在7月21日换上了调价后的新价签。该超市粮油科负责人说,目前接到了“华龙”“白象”等厂家的涨价通知,近期将换上新价签,而另外一些方便面暂时没有涨价通知,但他认为,“涨价是一种趋势”。

    方便面的销售情况也反映了消费者平静的心态。“乐购”超市理货员王女士说,目前并没有出现涨价前的“抢购现象”和涨价后的“滞销现象”,她负责理货的6个品牌方便面,基本保持每天30箱的上架量,未出现过“大起大落”。

    比较而言,普通市民并不会把方便面作为日常生活必需的食品,“方便面毕竟不是粮食、食用油和猪肉,不吃也行,今后少吃点也没什么。”很多业内人士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因为方便面本身是一种辅助性食品,不像米面之类消耗量大且日常必需,普通人可能两三天才吃一回方便面,完全没有必要抢购。

     世界方便面协会:“方便面涨价是合理的回归”

方便面涨幅10%-20%

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事务局局长表示:“方便面涨价是合理的回归”

   “方便面价格的上涨是一场合理的回归。”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事务局局长孟素荷表示,从去年以来,几乎所有的食品都有了一定幅度的上涨,但是方便面从2005年到今年6月都没有涨过。

    孟素荷表示,现在的原材料已经上涨了20%左右,而其中占据方便面成本18%的棕榈油,从去年均价4000元/吨,猛增到现在的8200元/吨,整整翻了一倍多。如果再不涨价,企业已经毫无利润可言。

    “这次提价,是继康师傅、统一等高价方便面6月份开始提价后,行业采取的进一步自救行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